延川未撤警,夕烽照冰雪。
穷边苦寒地,兵气相躔结。
主将初临戎,猛思风前发。
朝笳吹馀哀,叠鼓暮不绝。
淹留未见敌,愁端密如发。
予闻古烈士,自誓立壮节。
丸泥封函关,长缨系南越。
本为朝廷羞,宁计身命活。
功名非与期,册书岂磨灭。
然由在遇专,丑类易剪伐。
训士无他才,赏罚在果决。
近闻边方奏,中覆多沉没。
罪者既稽诛,功者不见阅。
虽使颇牧生,勇智当坐竭。
或云庙堂上,与彼势相戛。
恐其立异勋,欻然自超拔。
不知百万师,寒刮肤革裂。
关中闲诛敛,农产半匮竭。
我欲叫上帝,愿帝下明罚。
早令黠虏亡,无为生民孽。
【注释】:
己卯:年号。延川:即陕西。警:《周礼》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故设边关之警;《左传·僖公三十二年》:郑伯使宛来归姓于王,王曰:“君唯虫弧,昧于一尔,何多许?”对曰:“先臣献节,许君焦尾二韵,今将有奔师焉。若犹未也,君请三歌。”于是郑人乃止。夕烽:傍晚时放烟以报敌情。穷边:边远之地。苦寒地:指极北或极南之地,亦泛指边远之地。兵气相躔结:战乱之时,军队的气息凝结在一起。主将:指统帅。初临戎:刚刚来到边疆。猛思风前发:指将士勇猛作战的决心。朝笳:早晨的军笛声。馀哀:残余哀怨的声音。叠鼓:晚上的战鼓声。淹留未见敌:因久战而疲惫,不能见敌。愁端密如发:愁绪如同头发一样繁密。予闻古烈士:我听说古代的志士仁人。自誓立壮节:他们发誓立志要建立伟大的功勋。丸泥封函关:用珍珠和泥土封住函谷关,比喻为国捐躯。长缨系南越:长绳系住南方的越国。本为朝廷羞:本应为朝廷感到羞愧。宁计身命活: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功名非与期:功名不是可以预期的。期:希望、期望。册书岂磨灭:册封诏书难道会被磨灭吗?然由在遇专:然而在于遭遇专宠的人啊。丑类易剪伐:那些邪恶的人容易被铲除消灭。训士无他才:训练士兵没有才能。赏罚在果决:奖赏和惩罚取决于决断。近闻边方奏,中覆多沉没:最近听说边境上报的情况,其中大多被沉没了。罪者既稽诛,功者不见阅:有罪的人已经被处死,有功的人却得不到赏赐。颇牧生:颇牧是古代的一种兵器,这里代指将领。勇智当坐竭:勇敢和智慧将会因为战死而耗尽。或云庙堂上,与彼势相戛:有人说他们在朝廷之上,与对方势力相抗争。恐其立异勋,欻然自超拔:恐怕他们会超越自己的功勋,突然之间就能升迁。不知百万师,寒刮肤革裂:不知道有多少士兵,皮肤和肌肉都被寒冷刮伤。关中闲诛敛:关中的农民被迫征收赋税。农产半匮竭:农民的农产品被抽空了。我欲叫上帝,愿帝下明罚:我愿意上天降怒,希望皇上施行严刑。早令黠虏亡,无为生民孽:早日让狡猾的敌人灭亡,不要给百姓带来祸害。
【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作者以忧国忧民之心,表达了对唐王朝危局的深切忧虑。全诗以“己卯”起兴,首段四句写冬日边疆之景,次段八句叙战事,末段六句抒发感慨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感情深沉,意境雄浑。
第一段写冬日边疆之景。
“延川未撤警”,写边境尚未撤除警戒线,可见战事仍在继续。“夕烽照冰雪”,烽火夜照,映着冰雪,说明战事十分紧张。“穷边苦寒地”,写战争发生在极北或极南之地,又泛指边远之地,写出了战争的艰苦环境。“兵气相躔结”,战乱之时,军队的气息凝结在一起,形容战场上气氛紧张、肃杀。“主将初临戎”,“主将”指统帅,“初临戎”表示刚刚来到边疆,这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担忧和对国家安危的关切。“猛思风前发”、“朝笳吹馀哀”两句,写诗人听到清晨的军笛声,心中充满了悲壮之情。“叠鼓暮不绝”,“迭鼓”是指晚上的战鼓声,不断传来,表现了战争的持续。
第二段写战事及诗人的感受。
“淹留未见敌”,因为长期征战疲惫不堪,所以无法看到敌人,“愁端密如发”则写出了内心的忧愁如同头发一般密集。“予闻古烈士”,我听说古代的志士仁人,都立下誓愿要建立伟大的功勋。“自誓立壮节”表明志向高远,决心为国家献身。“丸泥封函关”,用珍珠和泥土封住函谷关,比喻为国捐躯。“长缨系南越”,长长的绳索系住南方的越国,暗示着国家的命运悬而未决。“本为朝廷羞”,应该为朝廷感到羞愧。“宁计身命活”,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表现了诗人的英勇和牺牲精神。“功名非与期”,功名不是可以预期的。“册书岂磨灭”,册封诏书难道会被磨灭吗,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担忧。
第三段写诗人的感受。
“然由在遇专”,然而在于遭遇专宠的人,“丑类易剪伐”则表明邪恶的人容易被铲除消灭。“训士无才”,训练士兵没有才能,“赏罚在果决”说明奖惩取决于决断。“近闻边方奏”,“近闻”指不久前的消息,“边方奏”是指边境传来的消息,这几句表现了诗人对战争进展的了解和担忧。“罪者既稽诛,功者不见阅”,有罪的人已经被处死,有功的人却得不到赏赐,这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虽使颇牧生”,虽然有像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将军出现,但勇气和智慧将会因为战死而耗尽;“或云庙堂上”,有人说他们在朝廷之上,与对方势力相抗争,表现了诗人对朝廷内外情况的关注和担忧;“恐其立异勋”,恐怕他们会超越自己的功勋;“欻然自超拔”,突然之间就能升迁,表现出诗人对将领的期望和担忧;“不知百万师”,不知有多少士兵,皮肤和肌肉都被寒冷刮伤;“关中闲诛敛”,关中的农民被迫征收赋税;“农产半匮竭”,农民的农产品被抽空了;“我欲叫上帝”,我愿意上天降怒,希望皇上施行严刑;“早令黠虏亡”,早日让狡猾的敌人灭亡,不要给百姓带来祸害,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和担忧。
整首诗歌语言朴素、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寓意深远,是一首具有较高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