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庚子,尚书令南康襄公谢石卒。
燕太原王楷、赵王麟将兵会高阳王隆于合口,以击张申;王祖帅诸垒共救之,夜犯燕军,燕人逆击走之。隆欲追之,楷、麟曰:“王祖老贼,或诈走而设伏,不如俟明。”隆曰:“此白地群盗,乌合而来,徼幸一决,非素有约束,能壹其进退也。今失利而去,众莫为用;乘势追之,不过数里,可尽禽也。申之所恃,惟在于祖,祖破,则申降矣。”乃留楷、麟守申垒,隆与平幼分道击之,比明,大获而还,悬所获之首以示申。甲寅,申出降,祖亦归罪。
秦以颍川王同成为太尉。
列宗孝武皇帝中之下太元十四年(己丑,公元三八九年)
春,正月,燕以阳平王柔镇襄国。辽西王农在龙城五年,庶务修举,乃上表曰:“臣顷因征即镇,所统将士安逸积年,青、徐、荆、雍遗寇尚繁,愿时代还,展竭微效,生无馀力,没无遗恨,臣之志也。”庚申,燕主垂召农为侍中、司隶校尉。以高阳王隆为都督幽、平二州诸军事、征北大将军、幽州牧,建留台于龙城,以隆录留台尚书事。又以护军将军平幼为征北长史,散骑常侍封孚为司马,并兼留台尚书。隆因农旧规,修而广之,辽、碣由是遂安。

资治通鉴 · 卷一百零七 · 晋纪二十九

十二月,庚子,尚书令南康襄公谢石卒。

燕太原王楷、赵王麟将兵会高阳王隆于合口,以击张申;王祖帅诸垒共救之,夜犯燕军,燕人逆击走之。隆欲追之,楷、麟曰:“王祖老贼,或诈走而设伏,不如俟明。”隆曰:“此白地群盗,乌合而来,徼幸一决,非素有约束,能壹其进退也。今失利而去,众莫为用;乘势追之,不过数里,可尽禽也。申之所恃,惟在于祖,祖破,则申降矣。”乃留楷、麟守申垒,隆与平幼分道击之,比明,大获而还,悬所获之首以示申。甲寅,申出降,祖亦归罪。

秦以颍川王同成为太尉。

列宗孝武皇帝中之下太元十四年(己丑,公元三八九年):

春,正月,燕以阳平王柔镇襄国。辽西王农在龙城五年,庶务修举,乃上表曰:“臣顷因征即镇,所统将士安逸积年,青、徐、荆、雍遗寇尚繁,愿时代还,展竭微效,生无馀力,没无遗恨,臣之志也。”庚申,燕主垂召农为侍中、司隶校尉。以高阳王隆为都督幽、平二州诸军事、征北大将军、幽州牧,建留台于龙城,以隆录留台尚书事。又以护军将军平幼为征北长史,散骑常侍封孚为司马,并兼留台尚书。隆因农旧规,修而广之,辽、碣由是遂安。

赏析:

这首诗是《资治通鉴》中的一段记录,描述了晋纪二十九的历史事件。谢石是一位著名的将领,他在晋朝末年为抵抗外敌入侵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去世引起了朝廷的悲痛和怀念,也使得人们更加珍惜和平的生活。

诗中的“燕太原王楷、赵王麟将兵会高阳王隆于合口”,描绘了一幅紧张的军事场景。双方的军队在合口相遇,为了争夺胜利,他们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这种战争场面让人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同时也展示了将领们的英勇和果断。

诗中的“燕主垂召农为侍中、司隶校尉。以高阳王隆为都督幽、平二州诸军事、征北大将军、幽州牧”,描绘了燕国的政治局势。燕国君主为了稳定国家的统治,任命了新的官员来加强国家的治理。同时,也反映了燕国的繁荣和强盛。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展现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社会风貌。它不仅让人们回顾了历史,也让人们对过去的时代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