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巳,李光弼赴河南行营。
辛巳,以殿中监李若幽为朔方、镇西、北庭、兴平、陈郑等节度行营及河中节度使,镇绛州,赐名国贞。
九月,甲申,天成地平节。上于三殿置道场,以宫人为佛菩萨,北门武士为金刚神王,召大臣膜拜围绕。
壬寅,制去尊号,但称皇帝;去年号,但称元年;以建子月为岁首,月皆以所建为数;因赦天下。停京兆、河南、太原、凤翔四京及江陵南都之号。自今每除五品以上清望京官及郎官、御史、刺史,令举一人自代,观其所举,以行殿最。
江、淮大饥,人相食。
冬,十月,江淮都统崔圆署李藏用为楚州刺史。会支度租庸使以刘展之乱,诸州用仓库物无准,奏请征验。时仓猝募兵,物多散亡,征之不足,诸将往往卖产以偿之。藏用恐其及己,尝与人言,颇有悔恨。其牙将高干挟故怨,使人诣广陵告藏用反,先以兵袭之,藏用走,干追斩之。崔圆遂簿责藏用将吏以验之,将吏畏,皆附成其状。独孙待封坚言不反,圆命引出斩之。或谓曰:“子何不从众以求生!”待封曰:“吾始从刘大夫,奉诏书来赴镇,人谓吾反;李公起兵灭齐大夫,今又以李公为反。如此,谁则非反者,庸有极乎!吾宁就死,不能诬人以非罪。”遂斩之。
资治通鉴 · 卷二百二十二 · 唐纪三十八
己巳,李光弼赴河南行营。
辛已,以殿中监李若幽为朔方、镇西、北庭、兴平、陈郑等节度行营及河中节度使,镇绛州,赐名国贞。
九月,天成地平节。上于三殿置道场,以宫人为佛菩萨,北门武士为金刚神王,召大臣膜拜围绕。
壬寅,制去尊号,但称皇帝;去年号,但称元年;以建子月为岁首,月皆以所建为数;因赦天下。停京兆、河南、太原、凤翔四京及江陵南都之号。自今每除五品以上清望京官及郎官、御史、刺史,令举一人自代,观其所举,以行殿最。
江、淮大饥,人相食。
冬季,十月,江淮都统崔圆署李藏用为楚州刺史。会支度租庸使以刘展之乱,诸州用仓库物无准,奏请征验。时仓猝募兵,物多散亡,征之不足,诸将往往卖产以偿之。藏用恐其及己,尝与人言,颇有悔恨。其牙将高干挟故怨,使人诣广陵告藏用反,先以兵袭之,藏用走,干追斩之。崔圆遂簿责藏用将吏以验之,将吏畏,皆附成其状。独孙待封坚言不反,圆命引出斩之。或谓曰:“子何不从众以求生!”待封曰:“吾始从刘大夫,奉诏书来赴镇,人谓吾反;李公起兵灭齐大夫,今又以李公为反。如此,谁则非反者,庸有极乎!吾宁就死,不能诬人以非罪。”遂斩之。
译文:
【资治通鉴】唐纪三十八
辛丑年(761年),春季,正月,辛丑日,史思明改名应天。
戊午年(718年),春季,正月癸卯日,突阙毗伽可汗前来请求和好;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辛丑年(761年),春季,正月,李光弼前往河南行营。
辛巳年(761年),皇帝任命殿中监李若幽为朔方、镇西、北庭、兴平、陈郑等节度行营及河中节度使,镇守绛州,并赐名国贞。
九月,举行天成地平节。皇帝在三个大殿设置坛场,让宫女们做佛菩萨,让北门的武士做金刚神王,召集大臣一起向神王膜拜。
壬寅日,撤销皇帝的尊号,只称为皇帝;去年的称呼,只称为元年;以建子月作为新年的开始,月份都用所建的年份来计算;因此赦免了天下。停止京兆、河南、太原、凤翔四个京城以及江陵南都的称号。从此以后,每当提拔五品以上的清正官员及郎官、御史、刺史时,命令他们推举一个人自己代替,观察他所举荐的人,根据他们的品行来确定排名。
江、淮地区发生大饥荒,人们互相残杀为食。
冬季,十月,江淮都统崔圆委任李藏用为楚州刺史。恰逢支度租庸使因为刘展的叛乱,各州用仓库的物资没有固定标准,奏请查验物品。当时仓促募集士兵,财物大多丢失了,征调不足,将领们常常卖掉财产偿还债务。藏用担心这些情况会波及到自己,曾经和别人说话,有很多后悔的话。他的军队中的牙将高干心怀怨恨,派人到广陵报告说藏用谋反,先派兵袭击他,藏用逃跑了,高干追上将他斩首。崔圆因此对藏用的将领和官吏进行审查核实,将领和官吏害怕,都按照高干的指控做了证。只有孙待封坚定地说他没有造反,崔圆让人把他带出斩首。有人对他说:“你为什么不随众求生呢?”孙待封说:“我起初跟从刘大夫,奉命前来镇守,人们认为我反叛;李公起兵消灭齐大夫,现在又认为李公谋反。像这样,谁说他不是谋反的人呢?难道还有极限吗?我宁愿死在这里,也不会诬陷别人无罪。”说完就被杀。
赏析:
本文主要叙述了唐代宗时期的一些政治事件和社会状况。文章通过详细的描述和具体的人物行为,展示了当时的政治动荡和社会混乱。例如,李光弼被派遣到河南行营,崔圆任命李藏用为楚州刺史等事件,反映了当时朝廷内部的权力争夺和对外战事的需求。此外,文章中也描绘了人们对李光弼的支持和他与叛军作战的英勇表现。同时,文章也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如江、淮地区的大饥荒和人民之间的互相残杀。这些事件和情况不仅揭示了唐代中期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还反映了唐朝后期的社会问题和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