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用妻刘氏,多智略,左右先脱归者以汴人为变告,刘氏神色不动,立斩之,阴召大将约束,谋保军以还。比明,克用至,欲勒兵攻全忠,刘氏曰:“公比为国讨贼,救东诸侯之急,今汴人不道,乃谋害公,自当诉之朝廷。若擅举兵相攻,则天下孰能辨其曲直!且彼得以有辞矣。”克用从之,引兵去,但移书责全忠。全忠复书曰:“前夕之变,仆不之知,朝廷自遣使者与杨彦洪为谋,彦洪既伏其辜,惟公谅察。”
克用养子嗣源,年十七,从克用自上源山,矢石之间,独无所伤。嗣源本胡人,名邈佶烈,无姓。克用择军中骁勇者,多养为子,名回鹘张政之子曰存信,振武孙重进曰存进,许州王贤曰存贤,安敬思曰存孝,皆冒姓李氏。丙子,克用至许州故寨,求粮于周岌,岌辞以粮乏,乃自陕济河还晋阳。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克用妻刘氏,多智略,左右先脱归者以汴人为变告,刘氏神色不动,立斩之,阴令大将约束,谋保军而还。
克用的妻子刘氏,非常聪明有谋略。她的左右亲信中有人逃回汴州后向唐昭宗告密,称克用将谋害皇帝。刘氏听罢没有动怒,而是立即下令斩杀了那些告密的人,并暗中命令大将们加强军队的纪律与组织,打算率军撤回。天亮的时候,克用率领军队到达了那里,准备向唐昭宗进献贡品,表示对皇帝的忠诚。但是刘氏却告诉他:“你之前已经为国家讨过敌寇的罪行,解救了东面的诸侯的危难,如今汴州的那些人不守道义,竟然谋划要杀害你,你自己应当去向朝廷申诉。如果擅自兴兵攻打他们,那么天下谁能分辨出谁是谁非呢?而且他们会因此找到借口。”克用听从了她的建议。于是,他就带领军队离开了。
克用养子嗣源,年十七,从克用自上源山,矢石之间,独无所伤。 克用养子李嗣源,只有十七岁,跟随父亲从上源山出发。在箭和石头交加的攻击下,他却毫发无伤。
李嗣源原本姓胡,叫邈佶烈,他没有自己的姓氏;后来他选择军中的勇士作为养子,其中张政之子名存信,孙重进之子名为存进,许州王贤的儿子名为存贤,安敬思的儿子名为存孝,他们都改姓李。
丙子,克用至许州故寨,求粮于周岌,岌辞以粮乏,乃自陕济河还晋阳。
克用来到他的旧营地许州,向当地的将领周岌请求供给粮食。但周岌回答说粮草匮乏,于是克用就从陕州渡过黄河回到了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