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叶萧疏柳叶黄,清寒应怯夜来霜。
芙蓉雅与秋相好,独对层台试晓妆。
注释:
桃叶和萧疏的柳叶都显得黄了,清寒的气息应是让人害怕夜晚的霜。芙蓉雅致与秋天相好,独自对着层层台阶试着早晨的妆容。
赏析:
此诗描绘了乌江官舍中木芙蓉盛开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首句“桃叶萧疏柳叶黄,清寒应怯夜来霜”,以桃叶和萧疏的柳叶为喻,描绘出一幅秋末冬初的景色。桃花已落,柳叶渐黄,预示着冬天的到来。此时,夜幕降临,气温骤降,空气中弥漫着清寒的气息。诗人用“清寒”二字来形容这种天气给人带来的不适感,仿佛能听到夜风中传来的寒意。而“应怯”一词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清寒气候的畏惧之情。
第二句“芙蓉雅与秋相好,独对层台试晓妆”,转而将笔触转向了木芙蓉。芙蓉以其高雅的品质和秋天的美景而闻名,诗人用“雅与秋相好”来形容芙蓉与秋天的和谐共处,展现出一幅美丽的画面。而“独对层台试晓妆”则描绘了芙蓉独自在高台上迎接晨光的情景。这里,“层台”指的是高耸入云的楼阁,象征着高处、高处不胜寒的境界,而“试晓妆”则意味着芙蓉正试图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展现出自己的美丽。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将木芙蓉的美丽与秋天的美景融为一体,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对清寒气候和个人情感的描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