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讯东墙竹,佳名今始知。
龙孙初迸日,燕子却来时。
“问讯东墙竹,佳名今始知。龙孙初迸日,燕子却来时。”这是一首出自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书院杂咏·燕竹》的诗句。
诗的开头“问讯东墙竹”,通过询问的方式引出了主题。这里的“东墙”可能指的是书院中某个特定的方位或者象征意义,而“竹”则是这首诗的核心元素之一。竹子在我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不拔、节节高升的品质,与诗人的身份和志向相呼应。
“佳名今始知”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品质的新的认识。这里的“佳名”可以理解为人们赋予竹子的美好形象或者寓意。王十朋作为南宋时期的政治家和诗人,他的诗歌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因此,这句诗不仅描述了对竹子新的认知,也反映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尊重。
“龙孙初迸日”和“燕子却来时”是诗中的两个意象,它们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这里的“龙孙”可能是指某种珍贵或稀有的植物,象征着高贵或稀有;而“燕子”则代表着春天的到来或时光的流转。王十朋在这里巧妙地将这两种自然元素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却来时”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变迁。
这首诗通过对“东墙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竹子品质的新认识以及对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尊重。通过“龙孙”和“燕子”这两个意象的运用,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变化的感慨。整首诗既体现了王十朋的诗歌风格,也展示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思考。这种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