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采真为累,飞鸣不自由。
小池新水涨,相对谩沉浮。
【注解】
鸂鶒:鷃,即鸂鶒,一种水鸟。
文采:这里指羽毛的颜色和光泽。
飞鸣:飞翔鸣叫。
不自由:不得自由。
小池:池塘。新涨的池水。
相对:互相对着看。
沉浮:在水中上下浮动。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以拟人化的手法,借鸂鶒来抒发自己对官场生涯厌倦、欲隐退的思想感情。诗人通过咏物抒怀,使诗歌具有更深的思想内容。
首句“文采真为累”,是说美丽的羽毛固然好看,但给鸟儿带来麻烦,甚至成为累赘,比喻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往往会给人造成负担。次句写鸂鶒不能高飞,只能“飞鸣不自由”地在水面低飞,这一句是全诗的重点。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把鸂鶒比作被羁绊的人,表达了对这种境遇的感受,也暗含了诗人自己的身世之痛。第三句“小池新涨”,是说小池塘里新涨的水,第四句“相对谩沉浮”,是说两只鸂鶒在小池塘中相互看着对方,却都在水中漂浮不定,好像它们都失去了自我,没有了自己的意志和主张。
这首诗的主旨,就是诗人要摆脱官场上的桎梏束缚,回归自然,与大自然相亲相依。
《诗经·小雅·白鹭》云:“白鹭何翩翩,鸣声何啾啾。”此诗取喻之意正同,都是说白鹭的优美姿态和婉转动听的歌声,是它最引人注目的地方;而其本身却是十分自由的。
这首诗所描绘的是一幅宁静的画面:两只白色的鸂鶒,静静地立在小池边,彼此望着对方,似乎在互相倾诉着什么。然而它们都没有飞翔,而是像两叶轻舟,随波逐流。
从这首诗来看,作者并不是在单纯描写鸂鶒的外形特征,更不是在赞美它的美丽,而是在表达自己的心志:想要像白鸂鶒一样自在,远离世俗纷扰和官场的羁绊。《诗经·大雅·文王》中有云:“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意谓在水边采集香草,那是诸侯王公们才做的事情。而作者则想摆脱这些事,回归到自然的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