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上千峰榭,因思小范公。
桐庐萧洒处,尽在十诗中。
注释
千峰榭:即千峰亭。
小范公:北宋诗人范仲淹,字希文,号范文正公。严州(今浙江建德)人。
十诗:指范仲淹所作的《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
赏析
这是一首题赠之作。诗人在登高临远的千峰榭上,观赏风景,联想友人范仲淹的事迹,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
第一句写登千峰榭。千峰榭,在杭州西湖之南,为唐刺史李泌所筑。诗人登上此榭,凭高眺望,但见烟波浩渺,云海翻滚,山连水接,一片苍茫。这千峰万壑之中的一座千峰榭,自然成为登高骋望的胜地,所以诗人称它为“千峰”。
第二句是说:我偶上这座千峰榭,于是想起了范仲淹。诗人在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偶”,偶然的意思。“因思”二字承上启下,表明下面要说的话与登千峰榭有关。“小范公”,指的是范仲淹,因为诗人曾称赞过他的为人和文章:“桐城老守非虚语,天下贤士大夫皆然”(《送张功父知达州》),“文章尔雅真吾师”,又说:“君实文章政事比之唐柳子厚,犹愈于退之”(《答李觏书》)。所以诗人称范仲淹为“小范公”。
第三句是说:桐庐萧洒的地方,都在范公的诗文中了。“桐庐”,指浙江桐庐县,这里泛指桐庐山水风景。“萧洒”,潇洒超逸的样子。“十诗”,指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尽”字有“全”、“都”的意思。这句是说:范仲淹潇洒超逸的诗文,都是从桐庐一带的风景景物中得来的,也就是桐庐风光的写照。
这首诗通过登高远眺的描写和对友人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