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丹桂谩成名,一片绯衫未是荣。
赖有遗文在东观,直应千载气如生。

【注释】

《哭同年罗 著作五首》其二:

“丹桂”是桂花的美称,这里指桂树。因为传说月中有蟾蜍与嫦娥相伴,所以古人常以之比喻有才德的人。

“绯衫”,即绯色的衣服。古代官服以红、黄为主色,因此用来形容人的官职或地位。

“东观”,汉代的太史令在长安城东南宫中修史,因称史馆为东观。后来泛指史馆。

“直应”的意思是说应当如此。

【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罗贯中的身世。作者自注:“贯中,余友也。”说明这首诗是为纪念罗贯中的。罗贯中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说家,著有《三国志通俗演义》,今人称之为《三国演义》,影响很大。他早年曾中过进士,但不久就弃官不作了。罗贯中在元末战乱中流落南方,靠教书谋生。他的一生,可谓坎坷不平,而其文学成就却非常突出。

“一枝丹桂谩成名”,诗人用“丹桂”“绯衫”来比拟自己,意思是说自己虽然有才华(丹桂),但是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绯衫未是荣)。这两句表达了罗贯中对自身命运和人生际遇的感慨。他虽然有才华,但是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环境的变化,他并没有得到足够的机遇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片叶不存君莫向,一觞寄恨有遗文”,诗人用“片叶不存”来形容自己的命运,意思是说他虽然有才华,但是命运却不公,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两句表达了罗贯中对于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悲痛。他虽然有着卓越的才华,但是却无法施展出来,只能默默承受命运的不公。

“赖有遗文在东观,直应千载气如生”,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罗贯中的怀念和赞美之情。他认为罗贯中的遗文(也就是他的著作)就像东观一样珍贵,它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同时,他也相信罗贯中的精神将永远流传下去,他的事迹将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整首诗表达了罗贯中对于自己命运的感慨和对朋友的怀念之情。他虽然有着卓越的才华,但是却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他的遗文将永远流传下去,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