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旷天寒气象嘉,浮云浓淡日初斜。
泽中雨涨无鸣鹘,荷下波翻有怒蛙。
箫鼓残声来帝阙,渔樵归径见人家。
尘簪羞把黄花插,不耐飞蓬斗鬓华。
【注释】
郊外:城外。泽:大池,池塘。雨涨:雨势很大。无鸣鹘:没有能飞的鹘(一种猛禽)。荷下波翻:荷叶下面水花四溅。怒蛙:愤怒的青蛙。箫鼓、帝阙:指皇帝和朝廷。渔樵:捕鱼砍柴的人。归径:回家的路上。尘簪:尘土沾污的簪子。黄花:菊花。羞把:不好意思拿。飞蓬:蓬草随风飘荡的样子。斗鬓华:使鬓发蓬松不整齐,比喻乱了头发。
【赏析】
《郊行即事》写于元和九年(814),作者在京城长安任左拾遗,与友人同游郊野,见秋景而感怀人生。诗中以清丽的语言,刻画了深秋时节郊野景色,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第一联“野旷天寒气象嘉,浮云浓淡日初斜”。起句用“野旷天寒”总写郊野之景,点出了时间——深秋。次句写天空中浮云的颜色变化,渲染了秋天的气氛。第三句描绘出太阳西斜的情景,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泽中雨涨无鸣鹘,荷下波翻有怒蛙”。颈联“箫鼓残声来帝阙,渔樵归径见人家”,尾联“尘簪羞把黄花插,不耐飞蓬斗鬓华”。
这首诗描写了深秋时节的郊野景色。首联总写郊野之景;颔联具体描绘了雨后郊野的景物;颈联则写了渔夫打鱼归来的场景;尾联则写了作者对这种景象的感受。
此诗语言清丽,意境优美,是一首写景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