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径从荒故懒开,熏炉斋杌伴秋来。
无心何地传心要,不向人称弟子裴。

【注释】

保塞:指边远荒凉之地。教授:即教书育人之意。丁仲勤:字伯宁,号少逸,清代安徽休宁人。广寄示和少逸十诗某辄寄之更不理彭意无复次第 其三。“少逸”,即丁少逸。丁少逸的诗歌以自然、清新见长。他写景诗往往不事雕琢,语言平易流畅;写人诗则多从生活琐事中提炼出富有哲理意味的思想感情来表现。此诗为答友人丁伯宁之作。首二句说自己因年老体衰而懒于出游,所以园中小路也懒得去打扫了。第三句是说无心传道授业,也就没有弟子可以称呼了。末句是说,我无意做别人的老师,也不会有人称我为老师的。

【赏析】

《和少逸十诗》是丁少逸在晚年写给朋友丁伯宁的十首诗,共十首,其中第三首是作者应丁伯宁要求而写的答谢诗。

前两句说自己因年老体衰而懒于出游,所以园中小路也懒得去打扫了。这两句表面是说自己不爱游山玩水,实际上却是说自己不想过闲散的生活,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归隐田园。

三四两句是说无心传道授业,也就没有弟子可以称呼了。这两句表面上是说自己不想做别人的老师,实际上却是说自己不愿做别人的学生,不愿意拜师学艺。

最后两句是说,我无意做别人的老师,也不会有人称我为老师的。这既是对丁少逸的劝勉,也是对人生的一种洒脱的人生观,表明自己不慕名利,淡泊自适的人生态度。

全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淡薄名利、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体现了作者追求自然、清静、宁静的心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