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陌黄尘里,不知桃李开。
匆匆春又过,逐逐老相催。
浮脆身如露,纷华念已灰。
松楸无恙否,久客盍归来。

【注释】

1、炎:指南宋高宗赵构。

2、十世:指赵氏家族世代相传,至今已有十代。

3、陇:指宋朝的旧都临安(今浙江杭州)。

4、婺源:在今江西上饶。

5、拜扫:指扫墓。

6、九陌:指京城里的道路纵横交错。

7、桃李:喻指春天。

8、匆匆:迅速的样子。

9、逐逐:衰老貌。

10、浮脆:飘忽脆弱,形容身体虚弱。

11、松楸:即松柏,常比喻忠臣节士的坟墓。

12、无恙否:是否平安?

13、久客:长期做客。

【赏析】

这首七律是写于作者流寓婺源期间所作,诗人通过描写春光易逝的景象,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之情。全诗以景起兴,以情结篇,结构紧凑,意境高远,语言朴实自然。

“炎十世先陇在婺源不归拜扫者九年”意思是说:我姓赵的人,自南宋高宗赵构以来,已历十代了,祖居之地还在婺源,可是却久久没有回去扫一次墓。

“九陌黄尘里,不知桃李开”意思是说:京城里的道路纵横交错,尘土飞扬,可在这繁华的街巷中,却看不到一树桃花或李花。

“匆匆春又过,逐逐老相催”意思是说:春天已经过去了,岁月也无情地催促着我们变老。

“浮脆身如露,纷华念已灰”意思是说:我的身体如此脆弱像晨露一样,世俗的荣华富贵早已烟消云散。

“松楸无恙否,久客盍归来”意思是说:我的墓地上的松柏是否依然健在?我已经在外漂泊多年,何时才回故乡呢?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久客他乡,怀念家乡的情怀。前两句写自己在外多年而未能归去扫墓,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寂寞和思乡之苦;后两句写自己身在京城,心系家乡,希望早日归去祭扫亲人,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渴望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南宋时期人民遭受异族侵略的痛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高远,令人感怀不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