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港水争长,四山云未归。
忽闻雷虺虺,翻见雪霏霏。
蜡屐老难出,竹炉谁共围。
金乌无恙否,何事隐明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的《久雨而雪》(又名《早梅》)。诗中描述了久雨之后,终于迎来了一场大雪,作者对此感到惊喜和欣喜。
下面是逐句翻译:
第一句:“久雨而雪”
- “久雨”指的是长时间的降雨,形容天气持续阴雨。
- “雪”则是指降下的雪花。这里用“久雨而雪”来形容在长时间的雨水后,突然降下了雪。
第二句:
- “两港水争长”描绘了河流两岸的景象。
- “水争长”形象地表达了河水因为水位上升而争夺上游的情景,可能暗喻着河水的激烈争斗。
第三句:
- “四山云未归”形容四周群山的云彩还未飘散。
- “云未归”意味着云还没有完全消散,给人一种天空尚未彻底放晴的感觉。
第四句:
- “忽闻雷虺虺,翻见雪霏霏”描述了雷声隆隆和纷纷扬扬的雪花。
- 这两句诗通过声音和景象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画面感。
第五句:
- “蜡屐老难出,竹炉谁共围”表达了由于天气寒冷,作者穿着厚重的鞋袜,出门变得困难;同时,也没有人一起围着火炉取暖。
- “蜡屐”是一种用蜡制作的鞋底的鞋子,因其重量大,行走不便。
- “竹炉”则指的是用竹子做的火炉,通常用于取暖。
第六句:
- “金乌无恙否,何事隐明晖”询问太阳是否安好,为什么它的光辉变得不那么明显。
- 这里的“金乌”指的是太阳,象征着光明和温暖。通过询问太阳的情况,表达了对天气转晴后的期待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久雨后突然降雪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奇妙变化。诗人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现象,并通过细腻的语言将其生动地展现出来。整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力,也体现了他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向往。此外,诗中的意象丰富,如“蜡屐”、“竹炉”、“金乌”等,都增加了诗歌的意象美和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