暝烟有客投茅舍,春水无人渡板桥。
满地落花愁寂寂,连天芳草思迢迢。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主题和作者情感的把握。解答时,要借助诗文大意、题目要求等理解诗词内容,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作者经历和当时社会背景理解诗歌情感,注意要理解诗中的重点词句,分析其表达的效果。
“暝烟”意为傍晚的烟雾。“有客投茅舍”,指有人投宿在茅舍里,即诗人自己;“暝烟”也指天色渐暗,诗人正赶路或已到目的地。“投茅舍”,是说到了投宿之地;“春水无人渡板桥”,是说到了渡口,没有人过河。“暝”为傍晚的意思,“有客投茅舍”,“暝”字点出了时间,也暗示了诗人此时的心情:孤寂,落寞;“投”为投宿之意;“茅舍”,指简陋的居所或旅店,这里代指投宿之地;“春水”指春天的河水,“无人渡板桥”,表明诗人行至渡口,却无人帮助他渡河,表现了诗人旅途的艰难困苦。
第二联写诗人来到投宿之处后,看到满地都是落花,一片凄凉景象,心中十分惆怅。“满地落花”写出了环境之凄清,也烘托出诗人心情之凄惨。“愁寂寂”,是说心情十分寂寞,孤独无依。“连天芳草思迢迢”,是说长满了芳草的原野,无边无际,令人感到思绪飘渺遥远而不可捉摸。这两句写诗人触景生情,看到眼前一片落花,联想到人生易老的无奈,想到前途渺茫的惆怅,以及与亲人朋友离别的伤感。“连天”指原野广阔,无边无际;“芳草”是香草,泛指草木;“迢迢”,远貌。“思”,指思念之情,“迢迢”,是形容思念之情深远难测。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亲人、朋友的思念。
【答案】
译文
傍晚时分的烟霭迷蒙笼罩着大地,一个投宿的人投宿于简陋的旅店中;春天的河水没有船只渡过,人们无法度过板桥。
满地落花,让人心烦意乱,感到惆怅;无边的芳草,使人思念家乡;思绪飘渺遥远,令人感到迷茫。
赏析:
这是一首写旅途所见所感的诗作。首联描绘诗人投宿后的所见:傍晚时分的烟霭迷蒙笼罩着大地(暝烟),一个投宿的人投宿于简陋的旅店中(有客投茅舍),春天的江河没有船只渡过(春水无人渡板桥)。颔联描写诗人投宿后所见所感:满地都是落花(满地落花愁寂寂),一片凄凉景象(愁寂寂);无边无际的芳草(连天芳草思迢迢)(连天),令人思念远方的故乡(思遥迢)和亲人朋友(思亲旧)。颈联写诗人触景生情:触目所见的满地落花和远处连绵不断的芳草(连天芳草),使诗人不禁想起自己人生的短促(人生如梦)、生命的脆弱(人生苦短)和对亲友的思念(念亲友)。尾联抒发诗人的感慨和哀叹:人的生命短暂,像眼前的芳草一样,转眼就会消逝;人的情感也是变幻的,就像眼前的芳草一样,让人无法捉摸;人生充满变数,就像眼前的芳草一样,让人感到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