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疏君君自疏,此君于我定何如。
中庭明月常常在,卷地风来不扫除。

《新竹》是一首出自我国清代诗人郑燮的作品,此诗通过竹子的成长比喻新力量的成长和老一代的扶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诗句“我不疏君君自疏”描绘了竹子的生长特性与人际关系中的疏离感。郑燮通过这句诗表达了自己并不刻意排斥新人成长,而是让自然规律主导其成长过程的理念。在人际关系中,他倡导的是顺其自然的态度,不主动制造障碍,让事物自然而然地发展。

第二句“此君于我定何如”则是诗人对新生力量的评价。诗人认为新生的力量虽然可能暂时不如旧有的力量,但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种评价既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也反映了他对新生力量的期待和鼓励。

第三句“中庭明月常常在”形象地描述了自然界中月亮的恒常与稳定。这一景象象征着恒定不变的真理或美好,暗喻着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些值得珍惜的品质和价值始终不变。诗人通过这一自然现象,传达了对稳定秩序和恒久价值的赞美。

最后一句“卷地风来不扫除”则用风的比喻来表达一种自然的力量和态度。这里的风被赋予了清洁、扫荡的含义,暗示着即便面对外界的挑战和干扰,也应该保持内心的坚定和从容。诗人通过这句诗强调了面对困难时的坚忍不拔和从容应对的重要性。

通过对《新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感受到郑燮对新生力量成长的支持与期待,以及对自然秩序和恒定价值的尊重。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界的观察,更是一种生活哲理的体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