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见雪山谭晦庵,晦庵南北隔山川。
有命归来如二老,不然隐去自三贤。
晦庵今年登五十,鬓华未改目光力。
徘徊吴楚已多年,晦庵不急苍生急。
君行车马衣冠衢,亦有晦庵相似无。
君臣庆会第一格,晦庵何日何时须。
横渠虽没尚可作,平生此事喜商略。
君当长跪问横渠,子细平章句教错。
大江朔风多涌波,上江下江且婆娑。
古时贤士一时有,奈此庚辛甲乙何。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高攀龙送给黄君的,表达了对晦庵先生的敬仰之情。
我们来看第一句:“君见雪山谭晦庵,晦庵南北隔山川。”这句话中的“君见雪山谭晦庵”,可以理解为作者在见到晦庵先生时,被他的雪山之景所震撼,而“谭晦庵”则是对他的称呼。而“晦庵南北隔山川”则表达了晦庵先生身处偏远之地,与作者相隔万里的无奈。
第二句:“有命归来如二老,不然隐去自三贤。”这里“有命归来如二老”可以理解为作者期望晦庵先生能有机会回归故土,像两位老者一样安度晚年;而“不然隐去自三贤”则表明如果晦庵先生选择隐居,他也会自称为“三贤”。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晦庵先生的深深思念和对其回归的期望。
第三句:“晦庵今年登五十,鬓华未改目光力。”这句话中的“晦庵今年登五十”可以理解为晦庵先生已经五十岁了;而“鬓华未改目光力”则表达了即使岁月流转,但他的精神风貌依然如初。
第四句:“徘徊吴楚已多年,晦庵不急苍生急。”这里的“徘徊吴楚已多年”可以理解为作者与晦庵先生分别多年,但并未忘记彼此;而“晦庵不急苍生急”则表达了虽然国家大事需要晦庵先生的关注,但他更关心的是百姓的生活。
第五句:“君行车马衣冠衢,亦有晦庵相似无。”这句话中的“君行车马衣冠衢”可以理解为作者看到了晦庵先生的身影,但他却并不认识他;而“亦有晦庵相似无”则表达了虽然晦庵先生与自己相似,但却没有机会相见。
第六句:“君臣庆会第一格,晦庵何日何时须。”这里的“君臣庆会第一格”可以理解为作者认为晦庵先生应该与皇上共庆天下太平,但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天。而“晦庵何日何时须”则表达了作者对晦庵先生的具体日期的期待。
第七句:“横渠虽没尚可作,平生此事喜商略。”这句话中的“横渠虽没尚可作”可以理解为尽管横渠先生已经去世,但他的精神仍然值得人们学习;而“平生此事喜商略”则表达了作者对横渠先生的学问和思想的热爱,愿意与他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