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见三闾屈大夫,强将清浊较贤愚。
如今更觉前言拙,醒醉由来本不殊。
”`
诗句: 曾见三闾屈大夫,强将清浊较贤愚。
注释
- 三闾:指屈原,楚辞中著名的爱国诗人。
- 屈大夫:对屈原的尊称。
- 清浊:比喻贤与不贤。
- 较贤愚:比较和评估谁更贤良。
译文
曾见三闾(即屈子)这位伟大的诗人,他试图通过比较清浊来评判贤与不贤。
赏析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英雄人物屈原的敬仰之情。诗人通过对“屈大夫”的描述,展现了屈原忧国忧民、忠诚不渝的精神风貌。屈原在楚国被秦国吞并后,因无法忍受国家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投汨罗江自尽。他的这种精神深深感染了后世的人们,因此诗人用“屈大夫”来代表屈原,以此来表达对屈原伟大人格的赞扬。同时,诗中的“强将清浊较贤愚”也透露出屈原在面对国家危难时刻,仍坚持正义,不愿同流合污的态度。这种坚守信念、勇于抗争的精神,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渔父词十二首 其七》以简洁的文字,传达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情感,体现了宋代诗人王铚对于古代文学和历史的深厚理解。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屈原的伟大精神及其深远的历史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