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尽江南处处山,无钱归去买山闲。
自怜不在施为地,空对流民数汗颜。

解析与赏析:

1. 诗句解读:

  • “行尽江南处处山”: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江南旅行,走过了很多地方的山景。江南地区多山,因此这里的“到处”意味着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有山。
  • “无钱归去买山闲”:诗人感叹自己没钱购买土地来隐居,无法像其他人那样拥有自己的山居地。
  • “自怜不在施为地”:这里表达了一种自嘲的情绪,诗人感到遗憾和无奈,因为他没有能力去实施他的计划(即买山隐居)。
  • “空对流民数汗颜”:诗人面对着流民(指因战乱或贫困而四处流浪的人们),感到惭愧和羞耻,因为他知道他们是因为贫困才不得不离开家园。

2. 译文:

行走至江南,只见处处都是山峦。
无资可买,只能空对着这些流民,内心充满了羞愧。

3. 注释:

  • 《遇流民有感一首》是一首描写游历江南时遇见流民的情景,并表达自己无力改变现状的诗。
  • “无钱归去做山闲”,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中的隐居生活的向往,但又因经济条件所限,未能实现。
  • “自怜不在施为地”,显示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反思和自我批评,认为自己未能在适合的地方做出贡献。
  • “空对流民数汗颜”,则表现了诗人在目睹流民困境时的内心愧疚和自责。

4.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江南旅行时遇到流民的场景,以及诗人对此情景的内心感受。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虽身居繁华之地,但仍无法避免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通过对比自己的处境和流民的困境,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这种情感的抒发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人文关怀,也反映了他作为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同时,这首诗也启示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遇,我们都应保持对社会责任的认知和承担,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