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晓东朝路,鸣笳素葆翻。
龙輴菆禹穴,鱼钥閟尧门。
助奠风云合,缠哀海岳昏。
唯馀慈俭宝,垂裕九重尊。
【注释】
- 显仁皇太后挽辞二首,其一:霜晓东朝路,鸣笳素葆翻。龙輴菆禹穴,鱼钥閟尧门。助奠风云合,缠哀海岳昏。唯馀慈俭宝,垂裕九重尊。
- 其二:霜晓东朝路,鸣笳素葆翻。龙輴菆禹穴,鱼钥閟尧门。助奠风云合,缠哀海岳昏。唯馀慈俭宝,垂裕九重尊。
- 显仁皇太后,即武则天。公元690年(唐高宗咸亨三年)立,号“圣神皇帝”。
- 东朝:指唐高宗李治的朝堂。
- 素葆:古代帝王、皇后的车驾仪仗之一,由牦牛尾饰成,用五彩丝帛制成,形如葆板,故称。
- 龙輴菆禹穴:指唐高宗陵墓在禹王山。
- 鱼钥閟尧门:言武则天所居之门有鱼形钥匙,可以闭门。
- 助奠:指武则天为唐高宗上祭品。奠,供献之意。
- 风云合:比喻天地之间,云气与风雨相互配合,象征天地之间的和谐。
- 缠哀海岳昏:意思是说天昏地暗,仿佛是天地都在哀悼武则天的去世。
- 惟馀慈俭宝,垂裕九重尊:意思是说只有武则天的遗物——慈俭宝珠还在,象征着她对唐朝的恩泽和荣耀将永远延续。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武则天的深切怀念之情。
首句“霜晓东朝路,鸣笳素葆翻”,描绘了武则天的葬礼队伍在霜降的早晨从东都洛阳出发的场景,鸣笳素葆翻则形象地描绘出武则天的车队行进时的壮观场面。第二句“龙輴菆禹穴,鱼钥閟尧门”,则进一步展现了武则天的陵墓位置,以及武则天所居之门的独特之处。这两个句子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勾画出武则天葬礼的宏大场景,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第三、四句“助奠风云合,缠哀海岳昏”,则是对武则天葬礼的现场氛围的描写。风云合作,海岳昏沉,形象地表达了天地间对于武则天的哀悼和惋惜之情,使得整首诗的气氛变得更加肃穆和庄重。
最后两句“唯馀慈俭宝,垂裕九重尊”则是诗人对武则天的评价和感慨。慈俭宝珠虽然已经不在,但是它所蕴含的深厚恩泽依然被人们珍视和传颂,象征着武则天对唐朝的恩泽和荣耀将永远延续。
这首诗通过对武则天葬礼的描绘和对武则天的评价,展现了武则天作为一位伟大女性的形象,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武则天的深深敬仰和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