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三为邑,十年嗟往来。
谁言债难了,不与命同回。
卓鲁终留爱,龚黄岂蔽材。
云愁且暮雪,雪打又添哀。
钱知县挽词
送子三为邑,十年嗟往来
钱知县挽词是宋代诗人叶适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深沉而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示了作者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以下是对该诗歌的逐句解释:
首句:“送子三为邑,十年嗟往来。”
注释:送别儿子去担任地方官,感慨过去十年来的奔波劳碌。
赏析:开篇即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儿子离任的不舍和对过往岁月的回忆。
次句: “谁言债难了,不与命同回。”
注释:谁说人生的债务难以偿还,我们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赏析: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出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强调了个体命运与国家命运的统一性。
第三句:“卓鲁终留爱,龚黄岂蔽材。”
注释:虽然卓鲁等人最终留下了爱和关怀,但龚黄等人却未必能够完全发挥自己的才能。
赏析: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不同人物的不同评价,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公正评价。
第四句:“云愁旦暮雪,雪打又添哀。”
注释:云层中弥漫着忧愁,如同日暮时分的大雪,增添了更多的哀愁。
赏析: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悲伤。
钱知县挽词不仅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作品。它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社会和自然的深刻认识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