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本当为事,时人或不然。
娥兮知此理,命也委之天。
五日抱尸出,千年作史传。
英灵犹耿耿,有慊莫登船。
【注释】
曹娥庙:在今浙江绍兴市。
孝本:指东汉人曹娥。
时人:指世人。
娥兮(yī):曹娥的代称。
理:事理,道理。
命也:命运。
五日抱尸出:相传曹娥死后五天,她的父亲曹盱悲痛过度而投江自杀,他的尸体被江水冲到岸边,人们用船去捞,但始终捞不到。
作史传:写进史书里。
英灵(yīng líng):英烈的灵魂。
耿耿(gēng gěng):明亮的样子。
慊(qiàn):遗憾。
【赏析】
《曹娥庙》一诗是一首咏史诗。诗人通过对曹娥父女沉江的传说和历史记载的叙述,抒发了对古代忠臣义士的怀念之情。
“孝子当为事,时人或不然。”首联两句,点明题旨,说明诗人要歌颂的是忠于国家、孝敬双亲的孝子曹娥。这两句诗表面上看似平淡无奇,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值得细细玩味。“孝”字是全篇的核心,诗人正是以它作为衡量人物是非的标准,来评价曹娥的。“时人”即当时的世俗之人,他们往往只看重个人的得失荣辱,而不注重大义。“孝子”则是诗人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他们能够超越世俗偏见,坚持正义,不计较个人得失。
“娥兮知此理,命也委之天。”这一联是对曹娥性格的赞美。曹娥是一个聪明、有远见卓识的女子,她深知自己的命运是由自己的行为决定的,而不是由他人决定的。这种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质,使她成为了一个伟大的女性形象。
“五日抱尸出,千年作史传。”这是对曹娥事迹的叙述。曹娥的父亲曹盱因为思念女儿而投江自杀,他的尸体被江水冲到岸边,人们用船去捞,但始终捞不到。然而,曹娥却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父亲没有白白死去,她的遗体在江中被发现后,被人们小心翼翼地捞出,并进行了安葬。这一事件被记录在史书中,成为了千古佳话。
“英灵犹耿耿,有慊莫登舟。”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曹娥的敬仰之情。曹娥虽然已经离世多年,但她的精神仍然如同明亮的星星一样闪烁在人们的心中。诗人无法忍受那些因嫉妒而嫉妒的人再次上船去寻访曹娥,他们的行为无疑是对曹娥的亵渎和侮辱。
这首诗通过叙述曹娥父女的故事,展示了一种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坚贞不屈的精神风貌。诗人通过对曹娥事迹的描绘和对诗句的解读,表达了自己对古代忠臣义士的怀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历史和价值观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