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尚仁义,宝用为身资。
其人苟不贤,富饶亦胡为。
所以回宪徒,不厌糠与藜。
当时万金产,令名传者谁。
之美初解褐,为吏长河湄。
月得数斗禄,仅足供饘糜。
谓言家无宝,不必修藩篱。
囊衣不自暖,乃为偷意窥。
穿墉入其室,探取无纤遗。
从事借之带,同列乞其衣。
日高服未具,不敢逾门畿。
萧条四壁寒,独立空自嗤。
援毫引幅纸,书作二贫诗。
上言运命邅,温饫无时期。
下嗟职事劳,旧学日以隳。
乃知贤者心,不独忧寒饥。
壈坎虽益多,志业终无衰。
我实甚贫者,视君犹白圭。
行年三十馀,碌碌无佗奇。
庇身太学官,旦夕唯盐齑。
读君二贫作,我事借君词。
君诚士林秀,不免青衫卑。
满腹岂无才,抱蓄未有施。
不用固为小,用之活蒸黎。
如君有此富,岂必藏珠玑。
财贫非道贫,已矣何嗟咨。
和之美二贫诗
君子尚仁义,宝用为身资。
其人苟不贤,富饶亦胡为。
所以回宪徒,不厌糠与藜。
当时万金产,令名传者谁。
之美初解褐,为吏长河湄。
月得数斗禄,仅足供饘糜。
谓言家无宝,不必修藩篱。
囊衣不自暖,乃为偷意窥。
穿墉入其室,探取无纤遗。
从事借之带,同列乞其衣。
日高服未具,不敢逾门畿。
萧条四壁寒,独立空自嗤。
援毫引幅纸,书作二贫诗。
上言运命邅,温饫无时期。
下嗟职事劳,旧学日以隳。
乃知贤者心,不独忧寒饥。
壈坎虽益多,志业终无衰。
我实甚贫者,视君犹白圭。
行年三十馀,碌碌无佗奇。
庇身太学官,旦夕唯盐齑。
读君二贫作,我事借君词。
君诚士林秀,不免青衫卑。
满腹岂无才,抱蓄未有施。
不用固为小,用之活蒸黎。
如君有此富,岂必藏珠玑。
财贫非道贫,已矣何嗟咨。
【注释】:君子崇尚仁义,把仁义作为自己立身处世的根本资本。如果一个人品德很差,就算他拥有很多财富,又有什么用呢?因此孔子说:“君子要谨守仁德,爱惜自己的名誉。”君子的德行高尚,自然不会忧虑衣食住行的贫穷,即使贫穷也不会感到羞耻,反而会更加珍惜自己。“温饫”是富贵的意思,指生活优裕。“下嗟职事劳”指做官的人常常要为老百姓办事,非常辛苦。“壈坎”也是富贵的意思。“青衫卑”是穿着青色官袍低贱的意思。“青衫”是宋代读书人常用的服饰。“韬”即裹。古代裹脚布叫韬。“韬”在这里指裹着脚布。“韬”也写作“韬”。这里比喻贫困潦倒,没有一点积蓄。【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写给他的友人元稹的一首诗。元稹此时正在太学(国子监)读书,而白居易刚刚中了进士第,两人因同属一个学校而成为朋友。元稹对白居易的才华非常欣赏,于是写了一首《二贫诗》赠给白居易。这首诗是作者的答谢之作,也是对当时官场腐败现象的讽刺。全诗共七十六句,每四句一组,共分八组。前六组都是描写白居易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感情,最后两组则是对元稹的劝勉和勉励。整首诗语言质朴、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而深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意境深远而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