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函三性,千灯共一光。
猿啼庐阜月,雁叫洞庭霜。
夜半冰生水,风前麝出囊。
吾师知个事,念念守中黄。
泰定庵
太极函三性,千灯共一光。
猿啼庐阜月,雁叫洞庭霜。
夜半冰生水,风前麝出囊。
吾师知个事,念念守中黄。
注释:
- 太极涵括了三种性质,就像无数的光芒汇聚在一起一样。
- 猿猴在庐山的月亮下啼叫,大雁在洞庭湖上叫着秋天的霜降。
- 夜晚来临,水面上的冰开始形成,微风吹过,麝香从袋子里散发出来。
- 我的老师告诉我要做的事情,我每天都在念念不忘地守护着中黄。
赏析:
《泰定庵》是宋代诗人白玉蟾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景象和声音,传达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诗歌的第一句“太极函三性,千灯共一光”表达了太极的包容性和多样性。太极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宇宙本源,代表着万物的起源和归宿。这里的“三性”可能指的是天地人三才,而“千灯共一光”则象征着万物虽然众多,但最终都指向同一个目标,即光明和真理。
第二句“猿啼庐阜月,雁叫洞庭霜”则是通过动物的声音来描绘秋天的景象。猿猴的啼叫声和大雁的叫声都被用来衬托秋天的气息和氛围。这里的“庐阜”和“洞庭”都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分别代表了山和湖的自然之美。
第三句“夜半冰生水,风前麝出囊”则描绘了冬天的景象。夜深人静时,水面开始结冰,微风拂面时,麝香从袋子里飘出来。这里的“冰生水”象征着冬天的寒冷和宁静,而“麝出囊”则象征着麝香的珍贵和独特。
最后一句“吾师知个事,念念守中黄”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和悟道的理解。在这里,“中黄”可能是指中丹或者中宫,是道教修炼的重要概念之一。诗人强调自己一直在追求和守护这个目标,这表明他对于生命的理解不仅仅是表面的,而是深入到生命的本质和根源中去。
《泰定庵》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声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理解和感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修行和悟道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