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已伏,龙已降,猕猴不复窥六窗。
万籁无声秋夜静,一轮明月照西江。
【注释】
求真容:指求见真龙天子。
猕(mí)猴:猴子,这里代指权贵。窥六窗:窥视帝王的宫殿。
万籁(liè):万物的声音;籁,指风吹竹林发出的声音。
西江:指长江在四川境内的一段,因地处长江之西而得名。
【译文】
老虎伏卧,巨龙降落,猴子再也不能窥视六扇窗。
寂静的秋夜万籁俱寂,一轮明月照亮了西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庄严的画面,展现了虎、龙、猴三种动物各自的象征意义和它们在诗中所传达的寓意。
“虎已伏,龙已降”意味着强大的力量已经收敛,不再张扬,象征着权贵或统治者的威严已经得到控制,不再对人民构成威胁。这可以理解为作者对当前政治局势的一种看法,可能暗示着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待。
“猕猴不复窥六窗”则进一步强调了权力的收敛和收敛后的新秩序。猴子曾经窥视六扇窗,现在不再有这种行为,象征着权力的平衡和秩序的恢复。这也可以看作是对现实政治的一种肯定,认为当前的局势已经达到了一种理想的状态。
“万籁无声秋夜静”描绘了一个静谧而深远的场景。万籁无声,形容环境极为宁静,没有任何杂音干扰,使得夜晚显得更加清静。秋夜的宁静给人一种平和、安详的感觉,也暗示了作者内心世界的平静与安宁。
“一轮明月照西江”则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升华。月亮高挂在天空,明亮而皎洁,它的光芒照耀着西江,使得江水在月光下熠熠生辉。这一景象既美丽又壮观,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和民族的团结和谐。同时,月亮的出现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时光和生活。
这首诗通过对动物象征意义的运用,表达了对当前政治局势的观察和评价,以及对理想政治秩序的追求和向往。同时,它也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抒发作者的内心感受和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