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是光明幢,语是光明经。
光明聚不散,妙有成真形。
示现三界前,何劳问丹青。
坐断龙斗山,宝月孤亭亭。
破山光明庵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充满禅意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领悟和追求。
身是光明幢,语是光明经。
“光明幢”是指光明照耀下的幢旗,象征佛法的光芒;”光明经”则是指佛经中讲述的道理和教义。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通过佛法修行,使自己的内心充满了光明和智慧。
光明聚不散,妙有成真形。
“光明聚不散”意味着佛法的光芒汇聚在一起,永不消散;”妙有成真形”则是指通过佛法修行,使内心的真理得以显现。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通过佛法修行,达到了心灵净化和升华的境界,内心充满了光明和智慧。
示现三界前,何劳问丹青。
“示现三界”是指佛法在世间的各种显现,如人间、天界和地狱;”何劳问丹青”则是指不需要用绘画或其他技艺来描绘佛法的奥妙,因为佛法本身就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理解和感悟,认为佛法已经融入了我们的心中,无需再寻求外在的表达方式。
坐断龙斗山,宝月孤亭亭。
“坐断龙斗山”是指坐在山顶上,像一座山峰一样坚固不动;”宝月孤亭亭”则是指月光下,一座亭子孤独地站在那里。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高远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佛法修行的过程和境界。首句以明快的笔触勾勒出了佛像的形象,象征着佛法的光芒。接下来四句则进一步描述了佛法修行的过程和成果。最后两句则通过描绘山顶上的孤独亭子,展现了作者对佛法的深深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禅意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