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气萧瑟,遥夜水崩奔。
自了岩中趣,无人可共论。

【注释】

清秋气萧瑟:秋天的气候是萧瑟的。

遥夜水崩奔:在漫长的夜晚里,江水奔腾着。

自了岩中趣:在自了岩中的乐趣。

无人可共论:没有人能与我共同探讨这些乐趣。

【赏析】

刘禹锡《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是说山和水都不在于它们的外在形式,而在于它们所蕴含的内涵。刘禹锡的山水诗也体现了这个道理。他的山水诗,不拘泥于对山水外貌的描摹,而是着重表现山水所蕴含的精神内容。他善于从山水景物中提炼出富有象征意味的意象,并赋予它们特定的情感色彩,从而使山水景物具有了超越其自身形体的意蕴。《陋室铭》就是以“山”喻“仙”,以“水”喻“龙”的。

本诗前四句是第一咏,写山之景。首句点明季节,次句描写景象,末句抒发感慨。后三句是第二咏、第三咏和第四咏,写水之景和人之情。第二、三两句写水,末句抒己情。第四、五两句写山,末句抒己情。全诗意境高远,含蓄蕴藉,寓情于景之中,耐人寻味。《唐宋诗醇》云:“此二诗皆托诸物以寓性情,与《陋室铭》同一机杼。”

“清秋气萧瑟,遥夜水崩奔。”这两句是对前四句景色的进一步渲染。“清秋气萧瑟”一句,写秋日傍晚时分,天色渐晚,万物沐浴在秋色之中,一切都显得如此寂静而又肃穆,给人一种苍凉的感觉。“遥夜水崩奔”一句,描绘了夜色中的江水奔腾不息的景象,使人感受到一种浩渺无际的气势。

“自了岩中趣,无人可共论。”这两句是诗人在观赏了山间美景之后所引发的感慨。诗人在欣赏完山的景色后,不禁陷入了沉思,思考着自己的人生经历和追求。然而,他却感到无人能够与他一同分享这份喜悦和感慨。因为这份感受是如此深刻而独特,只有他自己才能够理解其中的真谛。因此,诗人只能独自品味这份孤独和寂寞。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间景色和表达个人感慨来展现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借助山水之美来抒发自己对于人生的感悟和追求,表达了对于自然和人生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一种孤独感和寂寞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