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胸中饱丘壑,谁能笔下吐云烟。
故应祇有王摩诘,解写离骚极目天。
【注释】
奉题李彦中所藏俞侯墨戏:我给李彦所的俞侯墨画题诗。
不是胸中饱丘壑,谁能笔下吐云烟:没有在胸中饱览过山水的人,哪能画出如云烟般的美妙画面。
故应祇有王摩诘,解写离骚极目天:因此只有王维(摩诘)才能把《楚辞》中的“极目天”写得如此传神入妙。
【赏析】
这首诗题咏的是画家李思训的一幅画,题为《奉题李彦中所藏俞侯墨戏》。作者对这幅作品评价很高。他首先从艺术角度来评价这幅作品。他说:“不是胸中饱丘壑,谁能笔下吐云烟。”这两句是说,要想在作品中表现出山峦起伏、云雾缭绕的景致,非胸中有丘壑之积不可。这是说李思训的绘画功底深厚。接着,他又用“故应祇有王摩诘,解写离骚极目天”进一步赞叹这幅画的高超技艺。意思是说,只有像王维那样具有高超的艺术修养和创作才华的人,才可能画出这样的好画。
全诗四句,前二句是赞语,后二句是议论。赞语中先从“胸中”说起,然后以“笔端”作为对照,最后归结于王维。
第一句“不是胸中饱丘壑”的意思是说,只有心中积累了深厚的丘壑,才能在笔下吐出云烟般美妙的景象。这里所说的丘壑,是指大自然的山川、树木、花草、鸟兽等一切物象,也就是自然界的美。诗人在这里强调了自然景物对人的影响和启发作用。
第二句“谁能笔下吐云烟”则是说,如果没有在胸中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又怎能在笔下吐出这样美妙的自然景观呢?这里的“云烟”,也并非指天上的云烟,而是比喻着自然景色的变幻莫测,以及由此带来的无限遐想。
第三句“故应祇有王摩诘”的意思是说,只有像王维那样具有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创作才能的人,才可能画出这样的好画。“摩诘”就是王维的字。
第四句“解写离骚极目天”则是说,王维在《离骚》中描绘了天空景象,并把它表现得非常出色。这里提到的“离骚”,是屈原所著的《离骚》,它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杰作之一。
这首诗赞美了画家李思训的一幅画,称赞他在画中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同时赞扬了他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创作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