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臣簪笔典州麾,重为江山缉旧仪。
宴序古来元有礼,鹿鸣废后更无诗。
科名到手还须耐,文字当场莫好奇。
更尽工歌笙一曲,明年春洒上林枝。

【注释】

鹿鸣宴:指宴会,因《诗经·小雅·鹿鸣》篇中有“呦呦鹿鸣”句,故名。

儒臣:古代称有文化、有学问的人为儒臣。簪笔:插笔。典州麾:典领州郡的行政长官。麾:古时军队中指挥用的旗子,此泛指军政大权。缉旧仪:恢复旧日的礼仪制度。

序:序言,即开筵前的祝辞或开场白。元:原,原来。无诗:没有诗可作。

科名:科举考试中取得的功名。到手:获得功名之后。须耐:需要忍耐。

文字:文采。工歌:擅长歌唱。笙一曲:奏一支笙曲。上林枝:皇家园林中的花木枝梢。

赏析:

这首诗是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正月在江陵所作的一首应制诗。据《新唐书·宰相表》,大中十二年春,李德裕罢相,出镇浙西观察使。宣宗命朝野群臣作诗,以纪其行,李所作即为其中之一。全诗共四十二句,前八句写景,后三十二句抒写诗人对朝廷重振文治武功的期望。

首联两句说:儒臣们手持笔簪,典领州郡,恢复了旧有的礼仪制度。

颔联两句说:宴会的祝词或开场白里,本来就有讲礼的;至于那首著名的《鹿鸣》,则是在宣宗即位以后才被废除的。这两句是说,虽然《鹿鸣》已经不载于乐府诗集,可是在宴会的祝词或开场白里,讲礼的语句却始终是有的。

颈联两句说:那些考取功名的人,一旦得到官职后,还应当耐心地忍受着寂寞。至于那善于作文的人,则不要贪求新奇,而应该专心致志地写好自己的文章。

尾联两句说:当酒宴将要结束的时候,再演奏一支笙曲,祝愿来年春天,皇帝能在皇家园林里的花木枝梢上看到新绿。

这首诗是应制之作,所以它的内容和形式都受到严格的限制,不能自由发挥。但是,尽管这样,作者仍然通过自己丰富的感情和深厚的修养,写出了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好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