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福池台荆棘深,上皇无复更登临。
寂寥崇观当年事,愁绝关河万里心。
【注释】延福池台荆棘深:指唐玄宗因安史之乱而避难入蜀,在今四川成都的行宫——延福池、行台。
上皇:唐玄宗李隆基的旧称。
崇观:指唐玄宗当年在成都的行宫—崇庆宫。
惆怅:愁苦失意的样子。
【赏析】
诗中以“上皇”、“关河”为关键词,抒发了诗人对唐玄宗的怀念之情。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情景交融,意境幽远。
首联点出“延福池台荆棘深”,这是对昔日繁华景象的回忆,也是对现实的感慨。延福池是唐代皇宫中的一座池塘,池边有许多行宫和亭子,曾经是帝王游宴的地方。如今却长满了荆棘,一片荒凉的景象,让人不禁想起了往日的繁华。
颔联“上皇无复更登临”,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昔日的上皇李隆基,曾经在这里登临赏景,享受过无尽的欢乐。然而现在,这里却是荒芜不堪,再也没有了往日的辉煌。诗人通过对比,感叹历史的变迁,也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
颈联“寂寥崇观当年事,愁绝关河万里心”,则是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他回忆起崇观宫当年的繁华景象,心中充满了感慨。同时,他也想到了自己身在异乡,远离故土的心情。这种离愁别绪,让他愁肠百结,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他的心头。
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通过对昔日繁华与今日荒凉的对比,以及对历史变迁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思考。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动荡不安和政治的腐败无能,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