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恳囊封避政均,天恩从欲宠孤臣。
回瞻始愧功名地,池有祥鹓阁有麟。

【注释】

次韵和石学士见寄十首:这是一首答谢诗,作者对石学士的赠诗表示感谢。见寄:指收到对方寄来的诗作。次韵:用对方诗中韵脚相同的韵写一首诗。十首:这里泛指多首。

沥恳囊封避政均:沥诚(真诚)在囊封之中,用以表示谦恭,避免与皇帝直接交往,以求得皇帝的信任。

天恩从欲宠孤臣:上天的恩典允许我像宠幸孤单的大臣一样获得信任,得以重用。

回瞻始愧功名地:回首往事,才感到自己曾经是功名之地。

池有祥鹓阁有麟:池中有吉祥之兆,如鸳鸯成对飞翔(比喻贤臣),阁中有麒麟出现(比喻贤人)。鸾凤:传说中鸾鸟和凤凰都是祥瑞之物,用来比喻贤臣。

【赏析】

这首诗是唐宪宗元和三年(808)诗人应进士科后,被授官右拾遗、翰林院编修时所作。当时宪宗任用宦官,诗人以“避嫌”为由,不愿同这些宦官接近,因而受到贬谪。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的。

开头两句说:我把真诚都放在了密封的口袋中,以避开皇上而使自己免受嫌疑。我之所以能免于嫌疑,是由于皇上对我宠信有加;我之所以能得到皇上的信任,是因我有才能。这两句话表明诗人自认为有才能,因此也得到了皇上的信任。

第三句是说:回顾往昔,才觉得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不过是做一名普通的官员而已。这一句是说,他过去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一个平凡的小官而已。诗人用“始愧”一词,表明他对此感到非常惭愧。

接下来两句是说:水池里有吉祥的征兆,如同鸳鸯成双成对地飞来;朝廷的阁楼上有吉祥的征兆,就像有麟出现。这两句是借用鸾鸟和麒麟这两种吉兆,来形容朝廷中的贤臣。诗人用“始愧”一词,表明他对这种吉兆的出现感到惭愧。

前三句是说自己如何得到皇上的信任,而后五句是说自己如何惭愧。最后三句是说自己为什么感到惭愧。这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思想所在。前两句是说,由于自己的才能和品德,才使皇上对自己宠爱有加;后两句是说,由于自己的行为不检点,才使皇上对自己产生怀疑。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苦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