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几铃斋咀道腴,洛烟嵩霭遍神都。
时时更作书生咏,方信随何一腐儒。
【注释】:
洛烟:即洛阳的烟雾。嵩霭:指嵩山的云雾。神都:指洛阳。更作书生咏:经常吟诵《汉书》中的诗。方信:才相信。随何:汉初人,曾以游说之才出使南越、西楚、东越,被尊为“智囊”。一腐儒:一介书呆子。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洛阳时和石学士相交往时写的一首诗。首句“隐几铃斋咀道腴”,写自己闲居无事,常常在书房中品读《道德经》,品味书中的道理。第二句“洛烟嵩霭遍神都”,描绘了洛阳城周围山水的美景。这里的“洛烟”指的是洛阳的烟雾,而“嵩霭”则是指嵩山的云雾。整句话的意思是说,洛阳周围的景色如诗如画,美不胜收。第三句“时时更作书生咏”,表达了自己对读书学习的热爱和执着。这里的“书生”指的是古代的读书人,而“咏”则是咏唱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说,每当闲暇之时,我都会吟诵《汉书》中的诗篇,以此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第四句“方信随何一腐儒”,是对石学士的赞美和肯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石学士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但他却有着超凡的智慧和才华,就像历史上的智囊随何一样。整首诗通过对洛阳美景和读书学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谦虚好学的品质和对石学士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