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淮南守,再逢霜艳新。
花前今日酒,却是去年人。

注释译文 赏析

《木芙蓉》二首其一

一作淮南守,再逢霜艳新。

花前今日酒,却是去年人。

注释译文 赏析

《木芙蓉》其二

一作淮南守,再逢霜艳新。

花前今日酒,却是去年人。

注释译文 赏析

这两首诗是诗人在任淮南太守(今安徽寿县)期间写的,时值秋末,木芙蓉盛开,作者重游故地,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写下了这两首诗。

其一:

“一作”是说这首诗的题号。《淮南子·地形训》中有这样的记载:“北冥之大,不知其几里许;太行之高,不知其几仞。”这里用来比喻自己被贬谪到遥远的地方做官。“再逢”即再次相逢。“霜艳新”是写木芙蓉的鲜艳色彩。“霜艳”即在秋霜的映照下更加鲜艳。“新”是新鲜的意思。

其二:

“一作”同上。“再逢”与“重游”相同,指诗人再一次来到这风景优美的地方。木芙蓉开得非常茂盛,红白相间,色彩鲜明,十分艳丽。诗人看到这种景色,想到自己在这里任职的时间并不长,转眼之间又到了秋季,但木芙蓉依然盛开着,好像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改变它的鲜艳,诗人不禁想起了以前在这里任职的日子,那时的木芙蓉也和今天一样盛开,只是那时的自己已经离开了这里。这里的“去年人”就是指的过去的自己。

赏析

这两首诗都是写对木芙蓉的喜爱之情。第一首中的“一作淮南守,再逢霜艳新”一句,既交代了诗题,又在描写景物的同时抒发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到遥远地方的无奈之情。第二首则通过对比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花前今日酒,却是去年人”,既是对自己离开此地的怀念,也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整首诗语言简练而生动,形象鲜明而传神,充分体现了诗人的高超的艺术水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