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作终焉计,怀哉兴不疏。
逢人问息耗,阅岁叹乘除。
老境来颜面,归家识此渠。
攀缘俱断绝,何暇羡严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书怀》。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感慨,以及对归隐山林、远离世俗纷扰的向往。
未作终焉计,怀哉兴不疏。
译文:没有制定好最后的人生安排,但心中始终充满激情。
注释:终焉计,指最后的人生安排或归宿;怀哉,心怀之意;兴不疏,指内心依然充满热情。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面对人生的抉择时,虽然还没有最终决定自己的去向,但是内心深处却始终充满着对未来的热情和期待。
逢人问息耗,阅岁叹乘除。
译文:遇到人就询问他的近况,一年又一年地感叹岁月的流逝。
注释:息耗,是指他人的近况或消息;乘除,在这里指的是时间的流逝。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对他人近况的关切,以及对自己岁月匆匆流逝的感慨。通过询问他人的消息,反映出诗人对外界的关注和关心;而感叹岁月的流逝,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易逝的无奈和感慨。
老境来颜面,归家识此渠。
译文:到了晚年才认识到容颜的变化,回家后才发现原来自己是如此的熟悉。
注释:老境,指晚年的生活状态或容颜的变化;颜面,这里指容颜;识此渠,是指认出自己熟悉的事物或环境。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在晚年对时光流逝的感悟,以及对自己曾经熟悉事物的怀念。岁月无情,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变得面目全非,而回到家乡,才发现自己曾经如此熟悉的地方和事物,也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让诗人感到惋惜和失落。
攀缘俱断绝,何暇羡严徐。
译文:攀爬攀缘的动作都已经停止了,哪里还来得及羡慕严光和徐庶这样的隐士呢?
注释:攀缘,指攀爬攀缘的动作;断绝,消失;何暇,哪里有时间;羡,羡慕;严光,东汉初年的一位高士,曾隐居不仕;徐庶,三国时期蜀汉的一位名士,曾隐居不仕。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曾经追求隐逸生活的反思。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意识到自己已经无法像年轻时那样攀爬攀缘、追求名利了,因此不再羡慕那些能够隐退山林、远离世俗纷扰的高士们。这种转变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态度的转变和对隐逸生活的重新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