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楫同呼渡,勤公佐此州。
边防新绩用,湖学旧源流。
未了平戎檄,还催向阙舟。
君王方仄席,樯燕勿迟留。
【注释】:
- 击楫同呼渡:在江边拍着船桨呼喊渡河。
- 勤公佐此州:勤劳的官员辅佐这个州。
- 边防新绩用,湖学旧源流:新的边防功绩得到运用,老的湖学渊源得到流传。
- 未了平戎檄,还催向阙舟:没有完成平息战争的使命,还催促回京的船只。
- 君王方仄席,樯燕勿迟留:君王正坐不安席,请大雁不要滞留。
【赏析】:
《送扬州胡倅赴堂召》是一首赠别诗,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赴任的祝贺和对国家和平的期望。
第一句”击楫同呼渡,勤公佐此州”中,”击楫”是一种击水的动作,象征着坚决的态度和决心,表示朋友即将离开时,大家一同拍手叫船渡过江去,表达对他们的支持和鼓励。”勤公”, 是对即将前往该地担任要职的人的美称,”佐此州”则意味着他在新的岗位上将努力工作,为地方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二句”边防新绩用,湖学旧源流”,这里强调的是新的成绩和传统知识的传承。边防新绩用指的是他在新的职位上所取得的成就,而湖学旧源流则是对他在学术上的传统知识进行了肯定。
接下来的两句”未了平戎檄,还催向阙舟”,表达了他即将启程前往京城,还没有结束使命,就已经被召回的命令所催促。这里的”平戎檄”可能是指朝廷发出的征讨外敌的命令,而”向阙舟”则暗示了他即将回到首都,开始新的任务。
最后的两句”君王方仄席,樯燕勿迟留”,则表现出他对君王的关切之情。君王正在坐着不安的样子,所以他劝慰大雁不要滞留,以免给君王带来麻烦。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他的工作的认可。同时,通过对边防、湖学等元素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