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崖泉射便成溪,溪畔虚岩匹练垂。
玉溅珠跳千仞底,阴阴众木媚清池。

这首诗是李白在中卢(今陕西延安)游览灵溪的记事诗。全诗描绘了灵溪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下面是逐句释义:

  1. 裂崖泉射便成溪,溪畔虚岩匹练垂。
  • “裂崖泉”指的是从悬崖上流下的泉水。“裂崖”形象地描绘了水流从岩石裂缝中涌出的情景。“便成溪”意味着这些泉水很快就汇成了一条小溪流淌。“溪畔虚岩”指的是小溪旁边的山石,由于水流的冲击,山石显得非常光滑,就像白色的绢绸一样。“匹练垂”则是形容山石上的水珠像一匹白色的绢布一样下垂。
  1. 玉溅珠跳千仞底,阴阴众木媚清池。
  • “玉溅珠跳”指的是泉水中的水花如同玉石和珍珠一般跳跃。“千仞底”是指深深的山涧底部,形容瀑布或水流落差很大,声音响亮。“阴阴众木”指的是周围茂密的树木,它们在清澈的水中倒映出来,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媚清池”则是指这些树木在水中显得生机勃勃,仿佛在向清水讨好一般。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灵溪的自然之美。诗人通过对裂崖泉、溪畔虚岩、玉溅珠跳等景象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山水之间,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同时,诗人还运用了一些比喻和形容词,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如将溪畔虚岩比作匹练,将玉溅珠跳比作玉石和珍珠,都形象地描绘出了水流的动态美。此外,诗中的“阴阴众木媚清池”也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诗意和美感的作品,它让我们更加热爱自然,也让我们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