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株蜜炬出严闉,走马天街赐近臣。
我亦茅檐自钻燧,煨针烧艾检铜人。

注释:

千株蜜炬:比喻皇帝赐给近臣的御用灯火。严闉:指皇宫的正门,这里指京城。

走马天街:指京城繁华的大道。近臣:指皇帝身边的大臣。

我亦:也。茅檐:茅草屋顶的小房子。自钻燧(suì):自己钻木取火。燧,古时打火用的石器。

煨针:把针放在火旁烧热。烧艾:用艾叶烧烟驱虫。检铜人:检查铜人模型,这里指制作铜人模型。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述寒食节的诗。寒食节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通常在清明节前一日或二日举行。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是祭祀祖先和扫墓,同时也是一个禁火的日子,因此人们会在这个节日里吃冷食,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首句“千株蜜炬出严闉”,描绘了一幅热闹非凡的景象。千株灯火犹如繁星点点,璀璨夺目,从皇宫的正门走出,照亮了整个京城。这种场景不仅体现了皇家气派,也展现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次句“走马天街赐近臣”,进一步描绘了寒食节时的繁华景象。皇帝赐给近臣们珍贵的灯火,使得他们能够在夜晚行走于京城的大街小巷。这不仅是一种赏赐,更是对他们的一种信任和肯定。

第三句“我亦茅檐自钻燧”则转向了诗人自己的生活。诗人虽然身处繁华之地,但他仍然保持着简朴的生活态度,选择在自己的小屋里钻木取火,过着清苦的生活。这种生活态度既体现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也展现了他对精神追求的重视。

最后一句“煨针烧艾检铜人”,则是诗人在寒食节期间的活动之一。他利用这个机会制作了铜人模型,并对其进行了仔细的检查。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制作过程,更是一种对于工艺和美学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寒食节的描述,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同时,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画面刻画,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息和氛围。此外,诗人还通过对比和衬托等手法,使得诗歌更加富有层次感和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