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轩佳致信通幽,爽气侵人挟九秋。
暇日不妨寻旧隐,清时无用借前筹。
能诗谁复追常建,爱竹吾今似子猷。
已有琴书随杖履,更邀闲客伴清游。
【诗句】
游破山通幽轩用前人韵呈同行诸友
小轩佳致信通幽,爽气侵人挟九秋。
暇日不妨寻旧隐,清时无用借前筹。
能诗谁复追常建,爱竹吾今似子猷。
已有琴书随杖履,更邀闲客伴清游。
【翻译】
在破山上的通幽轩游玩,欣赏着美景让人心旷神怡。秋天的气息扑面而来,令人感到清爽宜人。
闲暇的时候,不妨去寻找那些被遗忘的隐居之处,沉浸在清新宁静的氛围中,远离尘世的喧嚣。
擅长写诗的人谁能再追上常建的风格?我喜爱竹林,现在的心情就像王献之那样。我已经有了琴和书,随时都可以带上它们一起出游了。
【注释】
- 通幽:形容景色幽深秀美。
- 爽气:清凉的空气或凉爽的气候。
- 挟:携带、夹带的意思。这里指吹拂。
- 清时:清明的时代、时节。这里指太平盛世。
- 常建:字号不详,唐代诗人,与王维、钱鹤林等并称为“大历十才子”。其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
- 子猷:即王献之。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猷,号建武,琅琊临沂人。东晋书法家、画家,有“王右军”之称。曾任中书郎、吴兴太守等职。
- 琴:古代的一种弦乐器,用来弹奏音乐。
- 书:古代的书籍或文稿。
- 杖履:泛指拄着手杖步行。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和表达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的诗。全诗描绘了破山通幽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通过对常建和王献之的提及,表达了作者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和对古人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上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