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波将种材无敌,高谈指日期凌烟。
团花战袍随万乘,胡为落此荒塞边。
宪台郎中忠报国,径奏姓名丹扆前。
闻道偷儿敢恣睢,怒髯森森张两肩。
三石强弓如屈肘,丈五长戈如弄鞭。
指挥健儿誓死战,酒酣一呼声动天。
霸陵醉尉苦短弱,大似燕雀逐鹰鹯。
何当遇贼拭尘眼,看尔跃马残贼咽。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将领的形象,表达了对这位将领的赞赏和对其英勇事迹的回忆。
首句“伏波将种材无敌”中的“伏波”指的是汉代名将马援,他曾经在南疆抵御外敌,被称为“伏波将军”。这里赞美了该将领的才能和勇气。
第二句“高谈指日期凌烟”,描述了这位将领在战场上的高谈阔论,如同历史上的英雄人物那样,被记载在《凌烟阁功臣图》中,成为不朽的传说。
接下来两句:“团花战袍随万乘,胡为落此荒塞边”,描绘了该将领身着华丽的战袍,跟随国家的军队征战沙场,却最终不幸落败,被困在荒废的边境之地。这里的“胡为”表达了对将领命运的惋惜和无奈。
第三句:“宪台郎中忠报国,径奏姓名丹扆前”,讲述了该将领在朝廷任职时,忠诚地为国家效力,直接向皇帝奏报他的功绩。这里的“宪台”指的是御史台,是古代监察机构。
第四句:“闻道偷儿敢恣睢,怒髯森森张两肩”,描述了该将领面对敌人时的愤怒和勇敢,他的眼神炯炯有神,如同愤怒的狮子般威猛。这里的“偷儿”指的是敌人,而“怒髯”则形容该将领的胡须像愤怒的狮子一样。
第五句:“三石强弓如屈肘,丈五长戈如弄鞭”,描绘了该将领使用的兵器,以及他在战斗中的状态。这里的“三石”指的是弓的力量,而“丈五长戈”则是长矛的长度。
第六句:“指挥健儿誓死战,酒酣一呼声动天”,描述了该将领在战场上指挥士兵冲锋陷阵的情景,他的英勇气概和豪情壮志让人感到震撼。这里的“指挥健儿”指的是将领的部下,他们听从将领的指挥进行战斗。
最后两句:“霸陵醉尉苦短弱,大似燕雀逐鹰鹯”,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对将领命运的同情和感慨。这里的“霸陵醉尉”指的是醉酒的官员,而“燕雀”则比喻那些无能之辈。
整首诗通过对将领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英雄的追忆和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