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满苕阳,东风隔短墙。
洼樽残叶烂,坏塔老藤僵。
鸽暝栖苔殿,僧寒闭竹房。
荒阡人哭散,惟觉纸烟香。

【注】苕阳:地名,在今浙江湖州。

东风隔短墙,洼樽残叶烂,坏塔老藤僵。鸽暝栖苔殿,僧寒闭竹房。

荒阡人哭散,惟觉纸烟香。

赏析:

此为一首题吴兴(今浙江湖州市)岘山寺的题咏诗。首联“花草满苕阳,东风隔短墙”写春天景色,春风和煦,百花盛开,满眼春色,但因有矮墙隔断,使人感到春光难以接近。“花”指“苕阳”,苕是蚕丝名,这里借指蚕桑之地;“阳”即太阳,这里泛指阳光。“东风隔短墙”中的“东风”指春风,“隔”指隔断。

颔联“洼樽残叶烂,坏塔老藤僵”写寺庙荒凉景象。“洼樽”指破损的酒器,“残叶”指枯萎的树叶,“烂”与上句“洼樽”呼应,形容叶子烂了,“坏塔”指破败的佛塔;“老藤”指枯藤。“鸽子暝”是说天色已晚,“暝”指日落时天色变黑,这里借指夜幕降临。

颈联“鸽暝栖苔殿,僧寒闭竹房”写寺内景象。“鸽暝”即黄昏时鸽子归巢,“殿”指殿堂,这里是说傍晚时分,鸽子归巢到寺院里去休息。“僧寒”是指僧人寒冷,“闭竹房”即关上竹门,说明僧人已回家过夜。

尾联“荒阡人哭散,惟觉纸烟香”写荒废的田野中人们的哭声散去,只有纸钱烧出的烟雾还飘荡在空中。“荒阡”指荒芜的田野,“人哭散”指人们在田野中离去,“纸烟香”是指焚烧纸钱产生的烟雾的气味。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时吴兴岘山寺的景象,通过对寺庙、草木、飞鸟等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寺庙荒凉、草木凋零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寺庙荒凉、人们离去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