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抱秋霜绿玉君,一林风月有司存。
吟边不领闲公事,报了平安听掩门。
诗句
- 节抱秋霜绿玉君 - 此句描绘了竹子在深秋时节,叶子被霜覆盖,颜色翠绿如同玉石一般。”节”指的是竹子的枝条,“抱”表示紧密相连,“秋霜”指季节是深秋,“绿玉”形容绿色如玉石般清新、润泽。
- 一林风月有司存 - 这两句诗意在描述竹林中风和月的景象,“一林”指的是整个竹林,“风月”指自然景观中的风和月,“有司”指负责或管理的意思。整句话表达的是在这个环境中,风和月仿佛有了管理者或守护者,使得竹林更加宁静而美好。
- 吟边不领闲公事 - 这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远离尘嚣的境界。这里的“吟边”指的是在吟咏诗文的旁边,“不领”意味着不受干扰,“闲公事”则表示不做无关紧要的事情,专心于文学艺术的创作。
- 报了平安听掩门 -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放下俗世的忧虑,静心聆听门扉的声音,传达了一种平安祥和的感觉。“报了平安”意味着传递消息或消息已被传递出去,“听掩门”则是一种安静的状态,意指倾听门的声响或是感受门前的氛围,可能与家中的安宁有关联。
译文
- 竹子紧紧抱着秋日的霜露,绿色的竹叶好似玉一样清新。
- 整个竹林中充满了风和月的自然景致,仿佛它们都有人或物来照看。
- 吟唱的时候不再去理会那些无关紧要的琐事。
- 通过听到门扉关闭的声音,传递出一种平和与安宁的信息。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自然和谐的意境空间。第一句利用“秋霜绿玉”这一生动形象,将竹子的美丽与高洁人格相结合,传达了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第二句中的“一林风月有司存”,则进一步扩展了这种意境,暗示这片竹林不仅美丽而且有着自己的生命和情感,如同一位管理者般维护着它自身的生态和秩序。第三句“吟边不领闲公事”表现了诗人超脱世俗、专注于文学创作的境界,反映了他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愿望。第四句中的“报了平安听掩门”则是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安宁,通过简单的动作——倾听门声,传达出了家的温暖和安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和谐美好的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