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日阴云蔽太虚,夜深却见太阴亏。
老天故露妖蟆恶,要索卢仝寸铁诗。
【注释】
八月十四夜:指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八月十五日夜,因是中秋月圆之夜,故称“夜月”。
阴云蔽太虚:阴云遮蔽了明亮的月亮。“太虚”指天空。
却见太阴亏:又看到月亮残缺不全。“太阴”即指月亮。
老天:这里指月亮。
妖蟆(má):传说中的一种怪物,形状像蛤蟆,常在夜间出现。
要索:索取,强求。
卢仝寸铁诗:卢仝的《示裴施州崔尚书》中有“袖中三尺剑”句,这里以“卢仝”自比。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对当时政治黑暗、社会不公的现实进行揭露和讽刺。《八月十五夜月食》是诗人对唐代牛李党争的评论。
全诗分三句。第一句写八月十五日夜月食,第二句写月食时月亮残缺不全的奇观,第三句写月亮被妖蟆吃掉的情景,暗喻当时的奸邪小人被朝廷的权臣所吞没。这首诗语言通俗流畅,意境幽美,寓意深远。
【译文】
整日阴云遮蔽了天空,深夜却见到月亮缺损。
老天故意露出妖蟆般的奸佞,强求卢仝写首寸铁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