偪仄风尘际,分携岁月赊。
向来闻避地,胜处偶为家。
对客谈锋锐,忧时酒量加。
中觞莫辞醉,回首又天涯。
诗句释义:
偪仄风尘际,分携岁月赊。
向来闻避地,胜处偶为家。
对客谈锋锐,忧时酒量加。
中觞莫辞醉,回首又天涯。
译文:
在逼仄的风尘中,分离与离别的时间显得特别漫长。
过去我听说有地方是可以避难的地方,现在我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安居乐业的地方。
面对客人谈论时,我感到自己的话语锋利如剑;忧虑国家时,我的酒量大增。
喝到一半的时候,不要推辞喝酒,因为回头看去,我又回到了天涯。
赏析:
这首诗是刘希颜提举在见到卞山居主人后,根据卞山居主人的二诗所作的回应。他的诗歌创作以豪放著称,其诗作中充满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偪仄风尘际”,直接表达了作者身处乱世中的无奈与压抑。“偪仄”一词形象描绘了作者所处的环境,暗示着周围的一切都显得狭小、拥挤,仿佛被压迫得喘不过气来。这种感受使诗人不禁感慨于世道的艰难和自己的渺小。紧接着的第二句“分携岁月赊”,则进一步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之快和人生的短暂。这里的“分携”意味着分别与离别,而“岁月赊”则暗示了时间像赊欠一样难以捉摸,令人感到焦虑和不安。
第三句“向来闻避地”,反映了诗人对于避难生活的向往。“从来”一词表明这是一直以来的愿望,而“避地”则是对安全之地的追求。在这里,诗人将个人的生活愿望与社会动荡的现实相结合,表达了一种对于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
第四句“胜处偶为家”,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找到理想生活状态的决心和努力。“胜处”指的是美好的地方,“为家”则意味着在这里定居下来,过上安定的生活。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也透露出一种乐观的态度,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实现这样的目标。
第五句“对客谈锋锐”,描绘了诗人与客人交流时的机智和敏锐。“对客”意味着与外界的交流或辩论,而“锋锐”则形容言辞犀利,能言善辩。这句表达了诗人在面对挑战时所表现出的勇气和智慧。
第六句“忧时酒量加”,则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担忧以及对饮酒带来的暂时解脱感。这里的“忧时”指的是为国家担忧,而“酒量加”则表示在饮酒的同时也在增加自己的酒量,以此缓解内心的压力。这种表达方式既幽默又深刻,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寻找乐趣的心态。
最后一句“中觞莫辞醉,回首又天涯”,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旅途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无限向往。这里的“中觞”指的是饮酒的中间阶段,而“莫辞醉”则表示不要推脱,因为一旦喝醉了就无法控制自己的心情。“回首又天涯”则意味着尽管已经陶醉,但回头望去却发现自己已经身处天涯之外,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卞山居主人的赞美,以及自己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担忧,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他的诗歌语言豪放,情感深沉,既有对现实的不满和抗争,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是中国古代诗歌中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