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为利多于害,我谓长浑未始清。
西至昆崙东至海,其间多少不平声。

题黄河

谁言为利多于害,我谓长浑未始清。

西至昆仑东至海,其间多少不平声。

注释与解析:

  1. 谁言为利多于害:“谁言”表示反问,“为利”即追求利益,“多于害”表示比害处更多。整句意指有些人认为追求利益远胜于其带来的危害。

  2. 我谓长浑未始清:“我谓”表示我的推断或看法,“长浑”在这里可能指的是长久的混乱或未澄清的状态,“未始清”即尚未清晰或未得到清理。整句表达了诗人对事物长期不清和混乱状态的看法。

  3. 西至昆仑东至海:描述了从西边的昆仑山到东边的大海的空间范围,突出了地理位置的广阔。

  4. 其间多少不平声:“不平”表示不和谐、有争议,“声”指声音、影响。整句描述在广阔的空间内,可能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声音或争议,暗示着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赏析

此诗以提问的形式开篇,引发读者思考,询问追求利益是否真的比消除危害更重要。诗人通过对比昆仑和东海的广阔,强调了地理上的宽广,同时用“不平声”这一比喻,指出社会或自然界中可能存在的诸多矛盾和冲突。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思考,即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不应忽视或减轻那些无形的危害,如社会不公、生态破坏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