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喜横戈寇,南来偃旆旌。
濒江犹树栅,带甲谩持兵。
夜柝初寒枕,春田已趣耕。
使君今尚父,应便是长城。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 诗句释义:
- “近喜横戈寇,南来偃旆旌”:欣喜于淮军的到来,向南行进时放下了旌旗,暗示着一种暂时的安宁或胜利。
- “濒江犹树栅,带甲谩持兵”:在长江边仍然设立了防御工事,尽管士兵们空手而归,表达了一种无力感或战争的无奈。
- “夜柝初寒枕,春田已趣耕”:夜晚的柝声(守夜者敲击的工具)传来寒意,让人难以入睡;春天的田野已经开始耕种,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恢复。
- 译文:
- 近喜横戈队,南来偃旆旌,意味着欣喜于淮军的到来,向南行进时放下了旌旗,暗示着一种暂时的安宁或胜利。
- 濒江犹树栅,带甲谩持兵,在长江边仍然设立了防御工事,尽管士兵们空手而归,表达了一种无力感或战争的无奈。
- 夜柝初寒枕,春田已趣耕,夜晚的柝声传来寒意,使人难以入睡;春天的田野已经开始耕种,暗示着时间的变化与生活的重启。
- 赏析:
- 此诗通过描绘淮军退去后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于和平的渴望以及对战争结束的庆幸。
- 首句“近喜横戈队,南来偃旆旌”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淮军的到达和撤退,展现了战事的起伏和作者的情感变化。
- 第二句“濒江犹树栅,带甲谩持兵”则进一步展现了战争后的萧条景象,以及士兵的无奈和疲惫。
- 最后两句“夜柝初寒枕,春田已趣耕”则将读者的视角从战场引向生活,反映了战争结束后人们的新生活和新希望。
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以及诗歌的艺术魅力。此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和平的渴望,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某些特点和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