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细方淋露,云疏欲护霜。
老情常落莫,秋物半青黄。
榆塞弓窥月,天田马犯疆。
防城江上急,时节近重阳。
【注释】
- 秋意三首:指唐代诗人杜甫的《秋兴八首》。此诗为其中之一。
- 雨细方淋露:指秋雨细细,才把露珠洗去。
- 云疏欲护霜:指秋天云气稀疏,仿佛要护卫着霜降。
- 老情常落莫:指人到晚年总是容易感伤,像落叶一样飘零。
- 秋物半青黄:指秋天的万物已经呈现一半的黄色和绿色。
- 榆塞弓窥月:指在边塞用弓箭窥视月亮,形容思念家乡之情。
- 天田马犯疆:指在田野上放牧的马践踏了边境的土地,暗示边疆战事紧张。
- 防城江上急:指在防城江上紧急防御,暗指边防形势严峻。
- 时节近重阳:指时令接近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又称为老人节,有登高赏菊的习俗。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秋景的描写,抒发了他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感慨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首句“雨细方淋露”,描绘了秋季雨后的景象,雨水细小,才把露珠洗去。第二句“云疏欲护霜”,则描绘了秋天云气稀疏,仿佛要护卫着霜降的情景。这两个句子都是对秋景的生动刻画,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
第三句“老情常落莫”,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感慨。他感到自己年纪渐长,常常感到伤感落寞。这种情感在诗歌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接下来的句子“秋物半青黄”,描绘了秋天的万物已经呈现一半的黄色和绿色。这里的“秋物”指的是秋天的景物和事物。通过这个句子,我们可以看出秋天的景色是多么的美丽和多彩。
最后两句“榆塞弓窥月,天田马犯疆”,则是对边疆战事的描写。这里用到了两个典故:“榆塞”和“天田”。榆塞是指边塞地区,天田则是指农田地带。这两句诗歌通过描述边疆战士用弓箭窥视月亮,以及在田野上驰骋的马匹践踏了边境的土地,暗含了边疆战事紧张,国家危难的意味。
整首诗通过对秋景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感慨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