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桑委地成死灰,蘋洲客雁号朝饥。
崦嵫急景寸辉薄,夜半霜痕着绡箔。
金寒翠薄千尺台,笑梅一笛临风哀,佳人佳人来不来。
【注释】
枯桑:枯萎的桑树。委地:倒在地上。死灰:指已死的草木。蘋洲客雁:在苹州过冬的大雁。号朝饥:叫唤声中带有饥饿的叫声。崦嵫:传说为古国名,在今甘肃境内。寸辉薄:太阳光射到地上只有一寸多的距离。霜痕:霜雪的痕迹。绡箔:丝绸做的窗户。
金寒翠薄千尺台:用金和翡翠装饰的高台上有千万尺。笑梅:指梅花,因梅枝弯曲如笑而得名。哀:悲伤。佳人:美丽的女子。来不来:来还是不来。
【赏析】
此诗写冬景、秋思。首二句写景,三、四句写情。“霜痕”二字点明时令,“笑梅”二字点明物象。全诗写景抒情,浑然一体,情景交相生发,耐人寻味。
“枯桑委地成死灰”,以枯桑比美人,言其容颜衰老,美色不再;再以死灰比喻美人的生命,言其生命亦将消逝。“蘋洲客雁叫寒食,夜半霜痕着绡箔”,则写深秋寒食节时的情景。诗人以大雁自比,说自己如同寒食日过江的孤雁一样凄苦寂寞。“霜痕”二字,不仅写霜露,而且暗示自己生命的短暂与无常。“金寒翠薄千尺台,笑梅一笛临风哀,佳人佳人来不来”三句,写暮秋时节的景色。诗人以“金”“翠”喻指自己的高官厚禄,言自己虽富贵而内心却孤独凄凉。末二句“笑梅一笛临风哀,佳人佳人来不来”,写诗人独坐高楼,面对萧瑟秋景,不禁感叹人生易老,青春难驻,美人迟暮,不知能否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