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徒民于中原,广好生于帝尧。
亦既三已,归而渔樵。
而书尺之间,造次不忘乎本朝。
此所以为中兴之大僚也。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滕资政 山中帖赞”
滕资政 - 可能是作者的官职或者名字,但在这里没有足够的信息来判断。
山中 - 表明这是在山中进行的活动或者状态。
帖赞 - 是一种书法作品,通常包括对某位官员或人物的赞美之词。

第二部分:“沮徒民于中原,广好生于帝尧。”
沮徒 - 指驱赶民众至边远地区。
中原 - 指中国中部地区,通常被视为文化和政治的中心地带。
广好 - 意味着广泛地追求好的事物或成就。
生于帝尧 - 指的是与帝尧(传说中的古代圣明帝王)相比较。

“亦既三已,归而渔樵。”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已经进行了三次这样的行动之后,现在返回到渔夫、樵夫的生活中来。

“而书尺之间,造次不忘乎本朝。”
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在书信或简短的交谈中,但在紧急情况下或忙碌时,也不会忘记自己的国家或朝代。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名叫滕资政的人物,他可能是一位官员,也可能是诗人自己。诗中的“沮徒民于中原”和“广好生于帝尧”,可能反映了作者对古代贤君的敬仰,以及对自己政治理想的追求。然而,“亦既三已,归而渔樵”可能暗示了某种挫败感或无奈,表明尽管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但现实的困境使得他不得不暂时放弃这些理想。最后一句“而书尺之间,造次不忘乎本朝”,则表达了即使在最紧迫的情况下,也不忘初心,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的决心。整首诗通过对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行为的描述,展现了一种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思考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