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既题斋扁,堂名却又同。
进思臣职分,意慕世宗工。
欲问传心法,无如尽己功。
游杨朱吕后,先且学忠公。

这首诗是诗人题写吴司户思忠堂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吴司户的敬仰之情。以下是逐句释义:

我既然已经题写了斋堂的匾额,但这个堂名又和我的斋名相同。

进思臣职分,意慕世宗工。

欲问传心法,无如尽己功。

游杨朱吕后,先且学忠公。

注释:

    1. 我既题写了斋堂的匾额,但这个堂名又和我的斋名相同。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名字与所命名的场所名字相同的感慨。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名字往往具有特殊的意义,可能代表一个人的信仰、志向或是家族的荣誉。因此,当一个人的名字和他所命名的地方同名时,这可能意味着某种象征意义或者是巧合。
    1. 进思臣职分,意慕世宗工。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职责和使命的思考。”进思”可能指的是一种思考或反省的状态,而”臣职分”可能是指作为官员应该履行的职责。这里的”世宗”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个著名皇帝,而”工”可能表示技艺或者才能。整句话可能意味着诗人对于自己作为官员的责任和使命的思考,以及他对于历史上优秀皇帝的敬仰之心。
    1. 欲问传心法,无如尽己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的思考。”传心法”可能指的是传授知识或者技能的方法,而”尽己功”则强调了通过努力和实践来达到目标的重要性。整句话可能在暗示诗人认为真正的学问和技能不是通过简单的传授就能获得的,而是需要通过个人的勤奋和实践来实现。
    1. 游杨朱吕后,先且学忠公。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德修养和忠诚的向往。”游杨朱吕后”可能指的是古代哲学家杨朱和吕后的故事,杨朱主张享乐主义,而吕后则是汉朝的一位皇后,以她的忠诚和贞洁著称。整句话可能在暗示诗人希望效仿这两位历史人物,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外在的道德修养。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吴司户的敬仰之情和对自己责任的认识。通过对比自己的斋名和吴司户的堂名,诗人展现了他对个人名字与所命名的场所之间关系的反思。同时,通过对进思臣职分、传心法、尽己功等概念的思考,诗人展示了他对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和方法的理解。最后,通过对杨朱吕后故事的引用,诗人表达了他对道德修养和忠诚的追求。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谦逊、深思和对社会责任的认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