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坐偃月,弃官如飘蓬。
及兹颠沛秋,翻然挺孤忠。
一死未得所,网罗挂秋鸿。
渡淮已不食,蜕槁夷齐风。
何人续迁史,表为节义雄。

【注释】

权臣:指专擅国政、手握大权的大臣。

坐偃月:坐在偃月形的椅子上。偃月,一种形状像半月的座椅。

弃官如飘蓬:比喻抛弃官职如同风中柳絮飘荡不定。

颠沛:指流离失所,四处奔波;也作“颠顿”。

翻然:忽然;形容态度或行为迅速改变,突然转变。

挺:挺出,引申为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孤忠:孤忠,特指对国家忠诚。

一死未得所:一说意为“一死未定处”,意思是还没决定自己的归宿或去向。

网罗:指朝廷设置的圈套,比喻陷害。

秋鸿:秋天南飞的大雁。

渡淮:渡过淮河。淮河在今安徽北部和江苏中部,是古代中国南北分界的一条重要河流。

食:这里指食物,泛指口粮。

蜕:同“蜕”,指蝉蜕皮。

夷齐:指春秋时期商朝遗民伯夷和叔齐,两人因反对纣王而饿死首阳山,后成为忠义之士的代名词。

何人:谁,什么人。

续迁史:指接续前人记载历史的事业。

表:标榜,表彰。

节义:指节操和气节,常用于表彰有气节的人。

雄:壮美,雄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酬谢汪镇卿之作。诗中通过叙述自己遭遇,表达了对国家忠诚不渝的崇高品质。

诗的前两句写自己的处境。”权臣坐偃月,弃官如飘蓬。”权臣,指专擅国政的大臣。他们常常坐在象偃月那样弯曲的座位上,掌握着大权,控制着朝政。而作为他们的下属,则被贬到边远地方做官,生活艰难,就像随风飘荡的蓬草那样无法自主。这两句以对比的形式写出了诗人在官场上的沉浮经历和对权臣的不满。

第三句”及兹颠沛秋,翻然挺孤忠”则是说现在他虽然身处颠沛流离的境地,却仍然坚守着对国家的忠心。这里的”翻然”一词,既表明了他的决心,也暗示了他的处境之艰苦。”孤忠”二字,更是强调了他对自己信仰的坚持和对国家忠诚的决心。

接下来的两句是诗人对自己生死抉择的描述。”一死未得所,网罗挂秋鸿。”意思是说,如果为了保全性命而背叛了自己的信仰,那么就会像被网罗住的秋鸿一样,失去了自由,最终走向死亡。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与死的深刻认识,对生死抉择的执着追求。

第五句”渡淮已不食,蜕槁夷齐风”则是说,现在已经到了渡淮的地步,连食物都没有了,只有像伯夷、叔齐那样,保持节操,不吃嗟来之食。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节操的坚守。

最后两句是对他人的期望与鼓励。”何人续迁史,表为节义雄”意思是说,谁能继续记录下这一历史事件呢?如果能将这一事迹记录下来,那么他就是一位能够表现节操气节的英雄。这两句既是对诗人自身价值的肯定,也是对他人的期望和鼓励。

整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在官场上的坎坷经历以及对生死抉择的坚定信念,展现了他对国家忠诚不渝的品质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同时,通过对他人的期望与鼓励,也传达了诗人对正义事业的追求和维护的坚定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