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通恍惚,大木涵天风。

【注释】其四:第四首。想像:指想象。通恍:通,通达,明白;恍,恍惚,不分明。涵:容纳。

【赏析】此诗为咏物之作,所咏之物是“大树”。诗中以大木喻大树,用大木能容天风的比喻来写大树能包含一切、包容万象的特性。诗的起句“想像通恍”即是指这种特性,“恍惚”二字点出了它的特征。接下去“大木涵天风”,则是说这棵大树像大海一样能容下天空中的风,把大风都包住了,表现出大树的胸怀是多么广阔、多么博大啊!

此诗的构思新颖,别具一格。诗人在描写大树时,并不直接去写大树的特征和形象,而是从树的形象联想到人的胸怀,从而写出了大树的宽广、豁达的性格特征;同时,诗人也没有从正面来写大树的宽大、包容的胸怀,而是从反面来写,通过“天风”这一象征性很强的意象,将大树比作能容天风的大海,从而突出了大树的大度和包容的胸怀。这种写法,既新颖又富有哲理意味。另外,诗人在描写大树时,还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大树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感情和性格,从而使得大树的形象更加栩栩如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